“实在太残忍了,从没见过这么狠的中国军人。”这是在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一位

品古观今吖 2025-07-21 11:10:20

“实在太残忍了,从没见过这么狠的中国军人。”这是在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一位日本军官发出的惊叹。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人全面动手了,铁蹄踏向中国。

他们的算盘打得啪啪响,放话要三个月就把中国给吞下去。

那年年底,南京和济南接连沦陷,南京城里发生的事情更是天怒人怨。

日本人尝到了甜头,变得更加疯狂,走到哪里都是抢光、杀光、烧光,一点人味都没了。

拿下济南后,鬼子胃口更大,想把徐州给拿下来。

徐州这地方,是中原的交通中心,连接南北,位置重要得很,好比咽喉要道。

要是让日本人占了去,等于打开了通往整个中国的大门,那还得了?

为了保住徐州,中国军队跟鬼子硬碰硬打响了徐州会战。

在这一片大战里头,台儿庄这块打出了名堂,打得最漂亮,而在这里头让日本人做噩梦的,是一个叫莫德宏的人。

莫德宏这人,广西军人出身,年轻时就在广西模范营当兵学本事,性子硬,打仗勇猛。

北伐时跟着李宗仁打过仗,表现亮眼,很受重用。

全面抗战爆发,各地军队都站出来抵抗,桂系部队也一样,莫德宏作为李宗仁看重的猛将,被提拔当了174师的少将副师长。

1937年底,他就带着兵在镇江、南京、芜湖一带,把试图渡江北上的日军狠狠打了一顿,几乎把对方打光。

所以在台儿庄战场吃紧的时候,李宗仁马上就想到了他,赶紧调他来稳住阵脚,再给日军一次教训。

可这次日本人也是下了血本,飞机大炮坦克全上来了,装备比咱的好上一大截。

这仗看着实在难打,但莫德宏接到命令,二话不说就赶来了。

他一向以快、狠、准出名,到了地界就发了狠话,要死守台儿庄,跟鬼子拼到底。

台儿庄的外围阵地成了战场焦点,鬼子猛攻,莫德宏带着部队硬顶着一步不退。

枪炮声像是炒豆子一样响个不停,烟尘蔽日,可打了几回,咱们这边损失很大,牺牲了不少弟兄。

莫德宏看着这情形,知道光守不行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得主动出击!

他迅速把队伍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专门负责放炮打掩护,搅乱鬼子的阵脚;第二部分是主力,趁着鬼子乱,冲上去跟他们贴身近战,用枪用刀都行,怎么快怎么狠就怎么来;还有一部分留在后面,随时准备上去补位支援。

一声令下,这三支队伍就动起来了。

后方的炮火不停砸向鬼子群,前面进攻的队伍抓住机会,像尖刀一样插进去,猛打猛杀,鬼子一下就给打懵了,阵型全乱了套。

整个台儿庄战役,双方你来我往硬是打了一个多月。

莫德宏的部队靠着这股狠劲和巧妙的打法,把将近两万日军给打掉了。

原本气势汹汹的鬼子打得只剩下一百来号人,龟缩到了附近山上一座破庙里,死活不投降,想着后面有援兵来救他们。

莫德宏带着人迅速把这庙围了个水泄不通。

看这帮残兵还在里头死扛,莫德宏火气上来了,直接命令士兵们把点燃的火把往庙里头扔。

浓烟很快灌满了破庙,里面的人呛得受不了,连滚带爬地往外逃。

莫德宏的人在外面等着,把这帮又惊又怕的鬼子兵全捆了起来。

莫德宏走到那日本军官面前,厉声喝问投不投降。

翻译把话传过去,那个受了武士道毒害的军官疯了一样挣扎,嘴里哇啦哇啦叫唤,意思是日本军人宁可死也不投降。

莫德宏听到这话,再想到一路走来牺牲的那么多弟兄,胸中的怒火再也压不住了。

他一把抽出那日本军官自己的军刀,手起刀落,咔嚓一下就把那军官的脑袋给砍了下来。

他没停手,接着就抡起那把夺来的日本刀,朝着旁边被绑着的日本士兵砍去,一个接一个。

庙外头只剩下惊恐的惨叫和刀劈骨肉的声音,鲜血流的满地都是。

一百多个日本兵,最后全被砍了脑袋,身首分离。

砍完了人,莫德宏下令,把这些脑袋都挂到周围的树上,那些没头的尸体就七零八落地扔在当场。 过了几天,日军的增援部队终于找到这里。

看到眼前的景象,这帮兵痞子全都吓傻了。

树上挂着他们同伴的头,地上散着身首分离的躯体,场面惨不忍睹,那血腥味和腐烂的味道混在一起,熏得人直吐。

带队的日本军官后来打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是莫德宏干的。

这个平日里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的家伙,居然也吓得直哆嗦,嘴里冒出一句话:“实在太残忍了,从没见过这么狠的中国军人。”

从那次以后,在台儿庄战场上,只要知道对面是莫德宏的队伍,鬼子兵腿肚子就打颤,心里直发毛。

台儿庄这场大胜仗,震动全国。

莫德宏因为战功卓著,受到了国民革命军高层的公开嘉奖。

打完仗还得了两块亮闪闪的大勋章:一块是云麾勋章,一块是宝鼎勋章。

军衔也升上去了,当上了48军的中将副军长。

台儿庄这一仗,莫德宏用行动告诉日本人,中国人骨头硬着呢,想吞掉中国,门儿都没有。

对付那些不讲理没人性的强盗,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招呼回去。

0 阅读:38

评论列表

松,S0NG

松,S0NG

2
2025-07-21 13:26

致敬莫将军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