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经媒体报道,在甘肃有一60岁女流浪汉住破窑洞,却每天将自

赵蕾说道社会因果 2025-07-16 16:39:26

2019年10月24日,经媒体报道,在甘肃有一60岁女流浪汉住破窑洞,却每天将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去垃圾场捡砖块,直到5年之后,她用这些砖块儿堆起了一个大城堡!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60岁的流浪女人,在垃圾堆上建起一座城堡)

五年前的一个秋天,张素英背着包袱来到甘肃陇南的偏僻山村。

她在村外废弃的砖窑旁停下脚步,这里杂草丛生,到处散落着破碎的瓦罐和生锈的铁皮。

村里人最初用警惕的目光打量这个外乡老太太,她约莫六十岁,满头银发梳得整整齐齐,布满老茧的双手不停在垃圾堆里翻捡。

没人知道张素英从哪里来。

她每天天蒙蒙亮就出门,拖着破麻袋在建筑废墟和垃圾场穿梭。

遇到合适的红砖就擦净堆好,捡到木条铁钉都当宝贝收着。

村里老会计在县里档案室查过,民政系统里没有她的户籍记录,好像她是突然从山沟里冒出来的。

2014年开春,村民们突然发现砖窑旁立起一道石墙。

张素英用捡来的碎砖头搭着黄土,笨拙地堆砌出两米高的围挡。

有人笑她瞎折腾,她却闷头从早干到晚,夏天汗湿的旧花褂能拧出水,冬天裹着破棉袄照样搬石头。

七十多岁的木匠李老汉瞧出蹊跷:“那些砖头长短不一,她硬是错缝垒得笔直,没点手艺可办不到。”

一年年过去,砖窑旁的建筑越堆越高。

张素英不用吊车不用脚手架,全凭双手往上砌墙。

2016年深冬,建筑已经超过五米,结构却格外精巧。

下头四四方方像座堡垒,中间渐渐收窄变成八角塔,最顶上居然还空出个小阳台。

外墙用红砖、青石和鹅卵石拼出花纹,阳光底下闪闪发光。

村里孩子数过,整栋楼共用七百多块完整红砖,三千多块碎砖头,大部分是从二十里外的旧城改造区捡回来的。

2017年麦收时节,画家孟小为开车经过村落。

夕阳余晖里,一座七米高的尖顶建筑突兀地立在麦浪中。

他顺着田埂走近,看见个白发老太正踮脚砌墙。

三伏天的傍晚,她后背汗湿一大片,右手无名指少了半截,照样稳稳托着青石板。

孟小为举着相机拍了一礼拜,老太始终不搭理人。

直到第八天他递了根烟,张素英才挨着断墙坐下,烟头红光在暮色里明明灭灭。

城堡内部别有洞天。

三十平米的空间被分成三层:底层堆着棉被衣物,墙上整整齐齐钉着布袋;中层铺着捡来的地毯,碎布头拼的坐垫摆成圆圈;顶层小露台能望见整片山峦。

孟小为注意到北墙留着个空窗洞,张素英用麻绳系着个搪瓷杯挂在风口,夜里山风穿过时呜呜作响,像支不成调的歌谣。

村里传言张素英是湖北人,有过丈夫女儿。

有年货郎说在重庆见过寻人启事,照片上的女人年轻二十岁。

这些传闻飘到砖窑边,老太太总是背过身子,继续拌她的黄泥。

只有开小卖部的王婶知道,每年腊月二十三,她会买张红纸剪窗花,花样子是座带尖顶的房屋。

2018年正月十六,三辆喷着"行政执法"的面包车开进村。

带队的年轻干部举着《陇南市违法建筑整治公告》,说没有审批手续必须拆除。

张素英攥着搪瓷杯站在风里,拆迁队老板后来跟人念叨:"我拆过几百栋违建,没见过那样的眼神,跟剜了她心肝似的。"

挖掘机两小时铲平了五年的心血。

政府工作人员把张素英接到成县救助站,登记表上她只写了个"张"字。

住了二十多天后,四月初八的雨夜,她翻过两米高的铁门,徒步五十多里走回村子。

清晨的薄雾里,六十三岁的张素英趴在废墟堆上,十根手指抠进泥地挖砖头,指甲盖全翻了也浑然不觉。

她在废墟边搭了个塑料棚。

白天捡砖晚上守夜,碎砖头又在棚边渐渐垒高。

第五天清晨,村里的羊倌看见她捆好铺盖卷,带着相伴的大黄狗往北走。

有人追着问去哪儿,她指指远处雾蒙蒙的山梁:"找高处垒个大房子,让风捎信儿给想见的人。"

后来孟小为拍出纪录片《张素英的城堡》,镜头扫过残存的墙基时,碎石缝里长出了明黄的野菊花。

2019年有人传言在六盘山见过半山腰的石头房子,窗台上挂着个叮当响的搪瓷杯。

村里老木匠总念叨老太太的营建智慧:"她拿稻草混黄泥当水泥使,风雨五年都不倒墙。咱们住钢筋楼房的,倒该学学人家的本事。"

那座消失的城堡留下七十六堵断墙的测量数据,最高处七米二,最薄墙体仅十八厘米却立得笔直。

如今砖窑遗址成了孩子们探险的地方,秋千挂在歪脖子枣树上晃荡,不知道在等哪个白发身影回来推一把。

对此您怎么看呢?

0 阅读:4
赵蕾说道社会因果

赵蕾说道社会因果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你能喜欢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