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一对夫妻攀登珠峰,妻子被遗弃在山顶,她绝望喊道:“不要扔下我,好吗?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16 09:34:02

1998年,一对夫妻攀登珠峰,妻子被遗弃在山顶,她绝望喊道:“不要扔下我,好吗?”未曾想,一年后,人们竟在山顶发现了丈夫的尸体。 主要信源:(新京报——世界之巅的生死悲歌) 1998年5月珠峰顶的寒风里,弗兰西斯伸着冻伤的右手喊出那句话时,她丈夫谢尔盖的背影正在冰坡上缩小。 这个俄罗斯女人刚成为全球第一个不带氧气瓶登顶的女性登山家,此刻却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冰坡下二百多米处,正是他们上山时看到过的那些遇难者。 在珠峰这条路上,倒在终点附近的尸体往往比登顶者还多。 这对夫妻的缘分始于登山。 共同的冒险让他们组建家庭,养大十岁儿子的这些年里,他们始终在存钱筹备这场终极挑战。 从莫斯科飞尼泊尔的机票、六万多块钱的登山许可证、半人高的专业装备,这些开销花光了他们大半积蓄。 经验丰富的登山者都明白,登顶前的准备必须按最坏打算来。 谢尔盖征服过五大高峰,弗兰西斯也有多次获奖记录,可踏上珠峰才知道,这些经验在八千米以上会变得不值钱。 从五千三百米大本营出发时,队伍里还有夏尔巴向导和其他登山者。 越往上走人越少,快到山顶那段路,夫妻俩基本是孤军奋战。 不带氧气瓶攀爬让弗兰西斯每走三四步就得停下来喘七八次,视线里的雪坡开始发灰,这是严重缺氧的征兆。 医学报告说过,人在这个高度连害怕都变得迟钝,哪怕眼前出现飞碟,也得过两分钟才反应过来。 登顶时刻本该是人生高光。 弗兰西斯站在地球最高点,完成少女时代的梦想,冻伤的手指甚至打不开国旗。 但珠峰给胜利者的庆祝时间很短,超过二十分钟就可能要命。 他们开始下撤时,弗兰西斯的腿已经不听使唤。 在八千七百米处她突然跌倒,羽绒服被冰锥划开大口子,谢尔盖试着扶她走了三十米,发现妻子瞳孔开始涣散。 专业登山者都明白八千米以上的救援规则。 谢尔盖卸下背包里多余的设备,拿出仅剩的能量胶喂给妻子。 附近冰坡上有十年前留下的旧氧气瓶,可惜阀门早就冻死。 计算了高度差和体能极限后,这个俄罗斯男人做了最痛苦的抉择。 把妻子安顿在相对背风的冰凹里,自己奔向下方五百米处的补给点。 弗兰西斯看着他变成雪雾里的黑点,睫毛上的冰碴遮挡了视线。 后来发生的事情被登山日志记录下来。 谢尔盖在取到氧气罐返程时遭遇雪盲,误入被称为“彩虹谷”的死亡冰缝区。 九个月后,另一队登山者在背阴坡发现他的遗体,手套里还攥着未拆封的氧气面罩。 而在妻子这边,两小时后来过一对英国夫妇。 男的叫伊恩,在海拔仪显示八千六百米处见到裹着美国国旗的弗兰西斯。 她还保持环抱膝盖的姿势,脸上结着薄霜。 珠峰遇险手册上写得清楚,八千米高度扛起六十公斤伤者,相当于负重跑马拉松。 伊恩和妻子凯茜把所有高热量的压缩饼干都留给弗兰西斯,陪她等救援的四十分钟里,看见对方嘴唇翕动着喊冷。 暴风雪逼近时他们不得不撤离,凯茜后来在回忆录里写,回头望见那个冰蓝色身影越来越小,像枚嵌在山脊的邮票。 1999年登山季,这对英国夫妇带着星条旗重返此地。 他们把旗帜盖在弗兰西斯身上时,发现低温让遗体保持着蜷缩睡姿。 登山社区后来叫她“睡美人”,这个位于东南坡的路标,现在成为许多冲顶者最后休息站。 官方记录显示,从她遇难到2023年,珠峰新增三百多具遗体。 有人倒在她上方二十米处,兜里还装着给孩子的生日卡。 无氧登顶的潮流正是从弗兰西斯开始的。 登山协会统计过,1998年前全球只有十七人敢不戴氧气面罩冲顶,现在这个数字翻了几十倍。 但珠峰收费站的账簿也越记越厚:登山许可证从当年的五千美元涨到两万八,直升机救援押金另算。 有个夏尔巴向导在网红直播里吐槽:现代人连防滑链都要雇人背,遇上暴风雪就等着打卫星电话喊救命。 那对俄罗斯夫妻的故事被做成警示片。 训练基地的教练经常指着屏幕说:看好了,专业素质只能保你上山,能不能下山得靠运气。 在珠峰遇难者数据库里,谢尔盖的名字排在第七十二页,备注栏写着“搜救员”。 有年俄罗斯探险队带来块小铜牌,挂在他最后露面的冰裂缝前,上面刻着所有在珠峰失踪的向导名字。 睡美人所在的山坡依然热闹。 这些年登山者给她留下绒线帽、登山杖、甚至有瓶没开封的伏特加。 去年尼泊尔政府组织过清理行动,但搬运工死活不肯挪动弗兰西斯的位置。 夏尔巴人相信,冻在山上的人会成为山神的一部分。 有个在附近捡垃圾的纪录片导演拍到过奇妙画面:阳光穿过她身上的国旗时,冰晶折射出彩虹色光晕,像给整条登山道盖了枚邮戳。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0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