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一位广西女子自称是毛主席的女儿,工作人员认为对方是骗子,毛主席却连忙表示:“让她来,我想见见她。” 这位女子名叫岑云端,原名岑荣端,1939年出生在广西贺县八步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时候,家里靠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但父母硬是咬牙供她读书。小时候,村里逢年过节有歌舞表演,她就爱凑热闹,站在前排学人家跳舞,动作轻快又灵动,乡亲们都夸她天生是个跳舞的好苗子。 1950年代初,广西刚解放,文工团四处找有才艺的年轻人。1951年,12岁的岑云端在学校表演了一支自己编的民间舞,惊艳了所有人。文工团的人当场拍板,把她招了进去。她就这么离开家乡,加入广西文工团,开始了专业训练。训练苦得很,但她从不喊累,靠着一股韧劲,很快就成了团里的顶尖人才。 1954年,15岁的她被调到沈阳军区空军文工团,正式当上了职业舞蹈演员。她跳舞有天赋,动作准,气质好,演出时总能赢得满堂喝彩。到了1958年,19岁的她又被选进北京空军文工团,这可是个大舞台。那年,她随团去了中南海,参加给中央领导人的舞会。也就是那次,她第一次跟毛主席跳舞。跳完后,毛主席问了她的名字和家乡,知道她姓岑,来自广西,就笑着说她的名字可以改得更有诗意些。从那以后,她就叫岑云端,这名字里也多了一份跟毛主席的缘分。 到了1973年,岑云端34岁,已经从部队退下来,在广西艺术学院当舞蹈老师。她过着低调的日子,但心里一直惦记着毛主席。从1958年开始,她跟毛主席在好几次舞会上见过面,毛主席亲切地叫她“广西女儿”。这份情谊在她心里扎了根,成了她最珍贵的回忆。 有一天晚上,她写了一封信寄到中南海。信里她简单地问候毛主席的身体和生活,署名是“您的广西女儿岑云端”。信送到中南海,工作人员一看,觉得这事有点蹊跷。毛主席那么忙,哪来的“广西女儿”?他们怀疑这是有人冒充,就把信转给了秘书。秘书小心翼翼地跟毛主席汇报了这事,没想到毛主席一听“岑云端”这名字,立马笑了,说:“她是我的广西女儿,快把信给我。”看完信,他又交代:“让她来中南海,我想见见她。” 1974年春天,岑云端接到通知,去了北京。在中南海,她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问了她的工作和家庭情况,还鼓励她继续搞好舞蹈事业。走的时候,毛主席送了她一本带亲笔题字的书,题的是“大藤峡”。她把这本书当宝贝一样收着,觉得这是毛主席对她的一份认可。 这次见面后,岑云端跟毛主席的关系更近了一步。1975年,她又一次受邀去中南海。那时候,毛主席身体已经很差了,眼睛几乎看不见东西。她陪着毛主席聊了聊家常,尽量让他开心点。毛主席虽然虚弱,但还是关心她的生活,叮嘱她照顾好家人。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传来,岑云端正在上课。听到广播,她整个人愣住了,眼泪止不住地流。她后来回到宿舍,拿出毛主席送的那本书,摸着上面的字,心里五味杂陈。对她来说,毛主席不只是个伟人,更像是个长辈,那种感情是说不出的深。 之后,岑云端继续在广西教舞蹈,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学生。她很少跟外人提她跟毛主席的事,那些回忆都藏在心里。逢年过节,她会翻出那本书看看,想起过去。她教出来的学生不少成了舞蹈界的骨干,可没几个人知道她跟毛主席的那段缘分。她就这样默默地过了一辈子,把对毛主席的敬仰留在心里。
1973年,一位广西女子自称是毛主席的女儿,工作人员认为对方是骗子,毛主席却连忙
瑶光映心曲
2025-07-15 21:34:10
0
阅读: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