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圆明园丢失的“马首”被赌王买回并捐回祖国,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专家给“马首”拍了X光后,却有了意外发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4年初夏,南宁"国宝沉浮"特展上,圆明园的几尊兽首铜像静静伫立,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这些文物的气息,在这批回归的国宝中,马首铜像格外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它曲折的归途,更因为现代科技为它揭开了尘封百年的秘密。 一束X光穿透青铜,却照亮了历史,当国家文物局的专家们给这匹"骏马"做"体检"时,谁也没想到会有如此多的发现,透过科技的眼睛,古代工匠留下的智慧清晰可见。 马首最令专家惊叹的是它独特的制作工艺,X光显示,马的头部和颈部并非常见的焊接,而是采用了精密的铆钉内部连接法,这种技术让整体看起来浑然一体,展现了清代皇家工匠超乎想象的技术水平。 材质分析更是让专家们眼前一亮,马首主体采用了品质极高的红铜,但在关键的支撑结构处,古人巧妙地添加了铅、锌等金属,这种特殊的合金配比不仅增强了结构强度,还具有出色的防腐性能,显示出工匠们"为后世计"的远见。 失蜡法铸造的运用堪称神乎其技,从马的眼神到微张的嘴,从竖起的耳朵到自然的鬃毛,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专家推测,工匠们先用蜡制作精细模具,再包裹陶土,最后注入铜水,整个过程需要极其精准的控制,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 X光还揭示了一些令人心痛的历史印记,在马首右耳后方,一个月牙形的凹坑格外醒目,经专家推测,这很可能是当年侵略者用枪托砸击留下的,左眼附近的一道细长划痕,像是利器划过的伤疤,更让人揪心的是,马嘴深处有一片挥之不去的黑色区域,那是1860年圆明园大火在铜像上烙下的永久印记。 特别有意思的是,马首脖颈内壁上发现了一层均匀的水碱沉积,这个发现证实了它曾在海晏堂喷泉中日夜喷水的历史,仿佛诉说着昔日圆明园的繁华景象。 X光检测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了古代工艺,也为文物修复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些发现证明,清代匠人在金属工艺上的造诣,即便放在今天也堪称一流,他们对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以及工艺的把控,都体现出非凡的智慧。 科技的力量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一件文物的内在秘密得以重现天日,马首铜像不再只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更像是一本打开的历史书,让我们能够跨越时空,触摸到先人的智慧与匠心。 2007年,漂泊海外近150年的马首铜像突然现身拍卖市场,这消息立即引起轩然大波,拍卖会上,何鸿燊以6910万港币的价格将其购得,这个数字背后,既有艺术价值的衡量,更饱含着一份难以估量的家国情怀。 十二年后的2019年,何鸿燊作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将马首无偿捐赠给国家,这个决定不仅让一件国宝物归原主,更在文物回归的道路上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然而,马首的回归故事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一些专家指出,海外机构往往利用国人的爱国情结炒作文物价格,导致流失文物的回购成本不断攀升,这种现象让许多有心的机构和个人望而却步,也为文物追索工作增添了新的困难。 近年来,国家对文物回归策略做出了重要调整,不再鼓励通过商业拍卖回购文物,转而加大官方追索力度,努力让流失文物能够"有尊严地回家",这一转变展现了国家在文物保护工作上的智慧和决心。 马首的故事,不仅是一件文物的归途,更成为推动文物保护和修复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专家们对它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清代皇家工艺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当代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苏州,就有老艺人依照古法成功仿制了马首铜像,其喷水效果甚至超过了一些现代制品,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古人的智慧仍然可以启发今人的创造。 2024年的特展上,马首与其他归来的兽首重聚,让人们感受到文物回归带来的欣慰,但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仍有五尊未归,它们的命运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 专家们认为,随着国家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追索能力的提升,未来会有更多流失文物通过正当途径回归,每一件国宝的归来,都是对历史的修复,都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 马首铜像的故事告诉我们,文物保护不仅需要科技手段,更需要智慧和耐心,它的一百多年漂泊经历,折射出近代中国的沧桑;而它终于回家的过程,又见证了当代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进步。 这匹铜马,承载着太多记忆:既有清代匠人的超群技艺,也有历史留下的伤痛印记,还有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它就像一个永恒的符号,提醒着我们:唯有珍视历史,守护文明,方能让文化遗产绽放新的光彩。 信息来源:《“赌王”所捐马首将回归圆明园》环球时报
2019年,圆明园丢失的“马首”被赌王买回并捐回祖国,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专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7-13 18:40:3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