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第一个博士:癌症晚期为国拿下五个第一,却至死都评不上职称 1940年,张筑

墨魂 2025-07-13 13:39:51

北大第一个博士:癌症晚期为国拿下五个第一,却至死都评不上职称 1940 年,张筑生出生在贵州 ,打小他就命运坎坷,两岁的时候,患上了脑膜炎 ,那时候医疗条件不行,虽说命是保住了,可小脑落下了永久性损伤 。 走路都不稳当,可这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没被这病打倒 。等长到 13 岁,又出了意外,不小心摔断了左臂 。 本来骨折不是啥大事儿,可倒霉的是,治疗的时候碰上医疗事故,左臂肌肉和神经严重萎缩,左手手指再也没法动弹,就这么落下了终身残疾 。 但这些磨难,没让张筑生放弃,反而让他在学习上找到了方向,他展现出了过人的数学天赋,一路努力,1959 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四川大学数学系 。 在川大,张筑生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知识 ,大二的时候,他就修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还以全系最高分通过拓扑学考试 ,老师们都惊叹,说这学生太厉害了 。 毕业后,他因为成绩优异,被留校任教 ,可在川大任教的日子里,他碰上了烦心事 :那些年,他教学兢兢业业,可职称评定却总是轮不到他 。 比他晚来、能力不如他的老师都评上了职称,可他得到的解释总是资历不够 ,有人说,是他太专注教学,疏忽了人际关系的打理 。 1978 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教育,这对张筑生来说,是个新机会 ,他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北大数学系研究生,师从著名数学家廖山涛 。 在北大,他的才华更是彻底绽放 ,1982 年,他在硕士毕业论文里,成功验证了国外著名数学家提出的 “四大猜想” 之一 。 这成果太惊人了,答辩组的老师们都被震撼到 ,北大也因此授予他博士学位,他成了北大历史上第一位博士,证书编号 001 ,这可是实打实的荣誉,是对他学术能力的高度认可 。 成为博士之后,张筑生没停下脚步 ,当时,国内数学教育教材存在不少漏洞,北大找到他,希望他能编写教材 。 这活儿可不轻松,还不计入教研成果,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干 ,可张筑生觉得,这对国内数学教育意义重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儿,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 他花了五年时间,白天上课,晚上加班编写 ,终于,三册《数学分析新讲》问世 ,这教材一出来,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国内数学教育界引起轰动 。 学生们喜欢,老师们也赞不绝口,他的导师廖山涛更是对这套教材赞誉有加 ,后来,他还陆续编写了好几本微积分相关教材,为国内数学教育填补了不少空白 。 1990 年,命运又跟张筑生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他被查出患有鼻咽癌 ,这本该是停下工作,好好治病的时候,可他放不下教学,放不下学生 。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1995 年,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班,需要一位总教头 ,这活儿难度大,还吃力不讨好,很多老师都拒绝了 。 但张筑生主动站了出来,担任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的主教练 ,那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癌细胞扩散,还患上了结肠炎 ,可为了学生,为了国家的荣誉,他咬牙坚持 。 每周都要研究出几十道符合学生水平的新题,带着学生训练、参赛 ,从 1995 年到 2000 年这五年间,他拖着病体,带领中国队在国际赛场上披荆斩棘,连续五年拿下总分第一 。 这成绩,太了不起了 ,可背后,是他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 ,每次带队出征前,他都要住院调理,随身行李箱里,药盒和教案各占一半 。 2002 年 2 月 6 日,张筑生还是没能战胜病魔,离开了人世 ,他这一辈子,为国家的数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直到去世,都只是个普通教授 。 在职称评定上,他始终没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他的付出和成就,不应该被职称所掩盖。 像他这样的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事业奉献一切,却在一些方面得不到公正对待 ,张筑生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教材,培养的学生,还有他的精神,会一直被铭记 。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7
墨魂

墨魂

持续分期不稳定减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