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2000多名中国警察,被6个日本兵押往南京城郊屠杀!有人说:“如果有一个警察反抗,就不会团灭!”可如果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就知道这样的说法太过天真…… 1937 年的冬天,中国陷入了至暗时刻,“七七事变” 后,日本全面侵华的战火迅速蔓延,淞沪会战失利,上海沦陷,日军如同饿狼般兵分三路,直逼南京。 12 月 13 日,日军如潮水般涌入南京城,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拉开帷幕,30 多万无辜生命惨遭屠戮,南京城沦为人间炼狱,街头巷尾堆满尸体,长江水都被染成了红色。 在这场浩劫中,有一群人的遭遇格外令人痛心,那便是 2000 多名中国警察,南京沦陷后,日军将他们视为重点 “清理” 对象。 起初,日军耍起了 “伪善” 的手段,谎称要给他们安排工作、发放粮食,甚至登记发放良民证,让他们转移营地。 在那个混乱绝望的时刻,生存的希望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微光,对于饥寒交迫、身心俱疲的警察们来说,是如此珍贵。 他们大多已被解除武装,多日来忍饥挨饿,身体极度虚弱,在日军的欺骗下,怀着一丝侥幸,选择了跟随前往,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去,竟是踏入了死亡陷阱。 当他们被押解着走向城郊,才渐渐察觉到异样。原本以为是去往新的营地,可一路上,周围日军的戒备森严,荷枪实弹的士兵站岗,屋顶和街角都有暗哨,远处还能看到机枪架在墙头。 而负责押送他们的,仅仅是 6 个日本兵,这看似悬殊的比例,却有着令人绝望的现实,这 6 个日本兵装备精良,步枪、刺刀在手,甚至还配备了机关枪,火力强大。 反观这些警察,手无寸铁,连日的饥饿和恐惧让他们连走路都摇摇晃晃,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要有人稍有迟疑,日本兵就会立刻用枪托狠狠砸过去,手段凶狠。 队伍中没有人敢出声,更没有人敢逃跑,只能默默承受着这份绝望,一步步走向未知的命运。 到达城郊,靠近秦淮河和长江交汇的地方时,残酷的真相彻底暴露:地上早已挖好了一道道壕沟,机枪一排排架在那里,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们。 日本兵开始分批将他们赶到壕沟前,20 个人一组,背对着河站好,此时,警察们才明白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有人低头祈祷,有人闭上双眼,可一切都无法改变即将到来的厄运。 随着机枪声响起,一排排人倒下,鲜血瞬间染红了雪地,场面惨不忍睹,那些没被打死的,也被日军用刺刀补上几刀,确保无一人生还。 在这场屠杀中,伍长德是少数的幸存者之一,他当时是一名交通警察,被押解时还穿着原单位发的制服,屠杀开始时,他反应迅速,立刻趴在地上,装成已经死去的样子,躲过了机枪的第一轮扫射。 即便如此,他还是被刺刀刺伤,背部鲜血直流,衣服都被血粘住了,但他强忍着剧痛,一动不动地躺在死人堆里,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日军为了销毁证据,在尸体上泼洒汽油并点燃,大火熊熊燃烧,伍长德感觉背后像着了火一样,疼痛难忍。 但为了活下去,他凭借着顽强的求生欲望,趁着浓烟弥漫,跳进了冰冷刺骨的秦淮河。 他奋力游到对岸,在岸边的草丛中躲了一夜,第二天,他找了件破衣服换上,才躲过了日军巡逻队的搜捕,之后艰难地跑进安全区,在鼓楼医院躺了 50 多天才逐渐恢复。 回到南京城郊这场对警察的屠杀,有人曾提出疑问:“如果有一个警察反抗,就不会团灭。” 但这种说法实在太过天真,完全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 这些警察在被押送前,就已经失去了武器,多日未进食,身体虚弱不堪,根本没有反抗的力量,面对日军的机枪和刺刀,他们赤手空拳,反抗无疑是以卵击石。 而且日军的屠杀计划周密,四周暗哨遍布,他们根本没有退路,反抗只会加速死亡,在那种绝境下,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活下去,而不是贸然反抗。 所以,不能简单地指责他们没有反抗,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是在极端困境中挣扎求生的可怜人。 最终,2000 多名警察中,活下来的不到 300 个,他们的遭遇是南京大屠杀这段黑暗历史中悲惨的一页,永远刻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里,警示着后人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1937年,2000多名中国警察,被6个日本兵押往南京城郊屠杀!有人说:“如果有
墨魂
2025-07-13 11:23:5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