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被以色列突袭后,竟追着以色列战机的尾气,发射了11枚超高音速导弹,结果战机还没到家,导弹却先到了。 这次事件,得从以色列和胡塞武装的恩怨说起。以色列跟伊朗关系一直水火不容,而胡塞武装作为伊朗在中东的“马前卒”,自然成了以色列的眼中钉。荷台达港是胡塞的重要据点,据说那里堆满了武器装备,甚至还有从伊朗运来的导弹生产线。以色列这次突袭,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掉胡塞的军事能力,掐断他们的补给线。 突袭行动发生在凌晨,F-35I隐形战机悄悄起飞,带着精确制导炸弹直奔目标。按理说,这种偷袭应该十拿九稳,毕竟以色列的空军实力在中东那是数一数二。可没想到,胡塞的反击来得这么快、这么狠,彻底打乱了以色列的算盘。 胡塞这次用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绝对是这场冲突的最大亮点。这玩意儿速度据说能达到5倍音速以上,也就是每秒超过1700米,比一般的防空系统反应时间还快。导弹发射后,直接锁定了以色列战机的飞行轨迹,硬生生追着尾气飞了过去。更夸张的是,这些导弹跨越上千公里,愣是在战机落地前就砸到了以色列南部军事基地附近。 这事儿一出,全球军事圈都炸了锅。高超音速武器的特点就是快、准、狠,传统防空系统根本拦不住。胡塞能把这种武器用得这么溜,显然不是临时抱佛脚,背后肯定有技术支持。不少人猜测,伊朗在这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毕竟高超音速导弹不是随便哪个武装都能搞出来的。 以色列一直以防空系统强悍著称,号称有“铁穹”、“大卫弹弓”和“箭”式导弹防御体系三重保护。按理说,区区11枚导弹不该让他们这么狼狈。可这次,胡塞的导弹愣是突破了防线,虽然没造成太大伤亡,但心理冲击可不小。 为啥防不住?原因很简单,高超音速导弹速度太快,留给防空系统反应的时间太短。铁穹擅长对付慢速火箭弹,对付这种“超快怪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更别提这些导弹还有一定的机动性,能在飞行中变向,彻底打乱拦截节奏。以色列这次算是吃了技术代差的亏,暴露了防空网的短板。 胡塞武装这些年虽然被沙特联军打得挺惨,但实力却没怎么下降,反而越挫越勇。这次能迅速反击,还用上了高超音速导弹,说明他们的武器储备和技术水平已经今非昔比。外界普遍认为,伊朗是胡塞的“大金主”,不仅提供了资金,还送来了不少先进装备。 除了伊朗的支持,胡塞自己也在不断升级武器。从早年的火箭弹到现在的无人机、高超音速导弹,他们的军工能力明显在进步。这次反击,不仅是给以色列一个下马威,也是在向整个中东喊话:别小看我们。 这场“导弹追尾气”的对决,看似是胡塞和以色列的一次交锋,但影响远不止于此。高超音速武器的亮相,可能会让中东的军事平衡发生变化。以前以色列仗着技术优势,经常对周边对手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但现在对手有了还手之力,这种单方面碾压的日子怕是要到头了。 对沙特来说,胡塞的导弹技术升级也是个坏消息。毕竟沙特跟胡塞打了这么多年,深知对方的威胁。更别提美国,作为以色列的靠山,这次事件也让它有点坐不住了。未来,中东的博弈恐怕会越来越复杂。 从军事角度看,这次事件是技术与战略的一次硬碰硬较量。以色列靠的是隐形战机和精准打击,胡塞靠的是高超音速导弹和快速反应。结果呢?以色列的突袭没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被胡塞的反击弄得灰头土脸。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现代战争光靠单方面的技术优势已经不够了。胡塞虽然整体实力不如以色列,但抓住了高超音速武器的特点,打了一场漂亮的“不对称战争”。这种打法,未来可能会被更多武装组织模仿,给大国带来新麻烦。
2003年,我军歼-8发射了一枚导弹,不料导弹卡在机翼下纹丝不动,瞬间将战机点燃
【39评论】【4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