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想买中国稀土?那先卖先进光刻机给中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即将访华,与中方举行中欧峰会。她对中国的指责,也是她此行对中国的一个要求,是中国放宽对欧盟的稀土出口管制。 这位欧盟 “话事人” 显然没算清楚一笔账:当欧洲用光刻机卡中国脖子时,中国手里的稀土早已不是当年任人低价收割的 “工业维生素”,而是足以撬动全球产业链的战略杠杆。 冯德莱恩的算盘打得很精。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4 年欧盟稀土进口量同比暴跌 29.3%,其中 46.3% 仍依赖中国供应。 这种依赖在新能源汽车、军工等领域尤为致命 —— 德国 80% 的钕铁硼磁体原料需要从中国进口,而一枚 F-35 战机的发动机磁体就消耗 20 公斤稀土。 眼看匈牙利在建的永磁体工厂要到 2028 年才能投产,且 90% 原料仍需进口,冯德莱恩急着在中欧峰会上 “抢粮”,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中方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反制。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直言 “不能强买强卖”,商务部更祭出 “四少四多” 原则 —— 少指责多沟通、少保护多开放、少焦虑多行动、少贴标签多商量。 这种绵里藏针的表态,既点破欧盟 “只许州官放火” 的双重标准,也亮明中方底线:要稀土可以,但得拿光刻机等高技术产品来换。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全球产业链话语权的争夺。荷兰 ASML 的 EUV 光刻机至今垄断 3 纳米以下芯片制造,而中国自主研发的 EUV 设备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试产。 尽管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突破 13.5 纳米极紫外光源技术,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激光驱动光源效率更是超过荷兰团队,但从实验室到量产仍需跨越镜头精度、良品率等 “天堑”。这种技术代差,让欧盟误以为可以继续用光刻机卡脖子。 可欧洲人似乎忘了,中国稀土早已不是 2014 年 WTO 败诉时任人宰割的原料供应商。如今中国掌控全球 60% 的稀土冶炼产能,稀土永磁材料专利占比达 78%,甚至能通过溯源技术追踪每批出口稀土的流向。 更绝的是,中国正加速建设稀土期货市场,计划 2026 年在上海推出稀土金属期货,届时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定价权或将易主。 双方的博弈已从台面下走向台前。欧盟前脚要求中国一个月内放开稀土,中方后脚就宣布对欧盟不锈钢产品加征 43% 反倾销税。 这种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的打法,让冯德莱恩的强硬姿态显得格外尴尬 —— 当欧洲企业因稀土断供在生产线前抓耳挠腮时,中国医疗设备企业正以 50% 的价格优势抢占欧盟市场。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欧盟一边要求中国 “市场化” 稀土出口,一边自己却在半导体领域筑起高墙。荷兰不仅封禁 ASML 对华出口 2000i 及以上型号光刻机,甚至将 685℃定义为 “低温” 以限制外延设备出口。 这种 “既要又要” 的做派,连欧洲议会内部都看不下去 ——523 票赞成的 “稀土管制违法” 决议背后,是欧盟产业空心化的集体焦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时间站在中国这边。当国产 EUV 光刻机开始试产,当稀土期货市场形成 “中国价格”,当医疗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不断涌现,欧洲终将明白:在全球化时代,单边制裁只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欧盟想买中国稀土?那先卖先进光刻机给中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即将访华,与中
猫贪余温
2025-07-13 01:43: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