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得好!”新疆一名男子在飞机上坐了五个小时,结果整个航程放的竟全是国外影片,他越看越憋屈,气到直接叫来空乘质问:为啥不能给我们放点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大家看看中国的美? 空乘也挺尴尬,只能解释说这是公司提前统一安排的内容,未来会反馈建议,多加入国内元素。 这事就这么传开了,有人觉得男子太较真,有人却觉得他问得特别在理,五个小时的飞行,多数乘客就是靠这些屏幕打发时间,要是能看到自己国家的山川美景、城市风貌,不是更贴心也更亲切吗? 网上有人吐槽,现在很多航司的片单确实不太“接地气”,有时候一排外国纪录片,字幕不全,还放的是国外某滑雪胜地、海岛、古堡,语言不通,场景陌生,基本看不进去。 再看看咱们自己,长城、西湖、华山、稻城亚丁,这些地方如果拍成短片,加点诗意文案配乐,多语言字幕,不比那些看不懂的片子强多了? 不少网友也留言,说以前在高铁上看过中国风纪录片,哪怕只是几分钟,也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 其实乘客的诉求并不复杂,他不是在挑刺,也不是非要现场换片,而是想告诉航空公司:你可以做得更有温度一些。 航空公司服务的是国内的旅客,就该多用点心思,文化认同是潜移默化的东西,不是靠喊口号,而是点滴之间的一种“感觉”,那你觉得,飞机上的内容安排,到底该不该更多考虑本土乘客的感受? 很多人以为飞机娱乐只是个附属品,但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一个小细节就可能拉开差距,与其把内容外包给国外团队随便塞点版权片,不如好好做几套属于中国的空中视频系统,不只是宣传国家风光,也能体现一家航司的文化格调。 其实归根结底,这事背后反映的不是电影片单的问题,是态度问题,你是把乘客当成用户,还是当成路过的旅客?如果真的把这事放在心上,不难做,也不贵,甚至可以和地方文旅合作,推广当地旅游,一举多得。 别等乘客生气才去弥补,用心提前做,总比事后公关强得多,每一次飞行,都是乘客对这个国家、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这一程有没有温度,真的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屏幕里。 真正让人安心的,不是欢迎词说得多热情,而是看到祖国山河那一刻,心里那份踏实,那你坐飞机时,更希望看到外国大片,还是中国风光?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牟视大观——7月10日,新疆。男子乘#飞机发现机舱显示屏播放5小时外国人视频
“问得好!”新疆一名男子在飞机上坐了五个小时,结果整个航程放的竟全是国外影片,他
哈皮的瓜瓜
2025-07-12 23:00: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