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曹德旺旅游时买了根拐杖,坐车时司机突然训斥:“小心点,别碰坏车玻璃,

哈皮的瓜瓜 2025-07-12 19:26:52

1983年,曹德旺旅游时买了根拐杖,坐车时司机突然训斥:“小心点,别碰坏车玻璃,你赔不起!”曹德旺好奇问:“多少钱?”司机答:“8000元一块!”曹德旺顿时火冒三丈:“这也太坑人了吧!” 当时,国内汽车玻璃几乎都得依赖进口,价格不仅高,而且供应量也严重不足,曹德旺敏锐地意识到,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那个时候,他正通过经营玻璃厂走上创业路,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厂,曹德旺却凭着自己的眼光和决心,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玻璃”市场中的漏洞,决定要填补这个空白,毕竟,外国能做得出,为什么中国不能做? 1983年,曹德旺接管了福清的玻璃厂,那时候厂子生意不好,年年亏损,几乎没人看好,他却拍着胸脯向政府保证,年底一定能让厂子扭亏为盈。 这个保证看起来相当大胆,但他真的做到了,仅仅一年后,福清玻璃厂竟然赚了二十万,他的钱包也开始鼓起来。 然而,这才是曹德旺故事的开端,知道国内车玻璃几乎全靠进口后,曹德旺决定挑战这个局面,尝试做自己的汽车玻璃。 起初,他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匮乏等重重困难,资金短缺怎么办?他四处筹集资金,甚至花了两万块买下了上海一家公司旧设备的图纸;技术缺乏怎么办?他带着技术人员跑到芬兰请教,辛辛苦苦将技术和设备带回国内。 当第一块国产汽车玻璃终于烧出来时,他又遇到新的挑战——汽车厂根本不相信国产玻璃,甚至直接拒绝使用,曹德旺不气馁,他从修车铺入手,一点一滴通过口碑让国产玻璃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经过多年的坚持,福耀玻璃逐渐从一个小厂,成长为全球行业的领军企业,甚至已经在九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每四辆车里就有一辆车用的是福耀玻璃。 曹德旺也被尊称为“玻璃大王”,但他从未停下脚步,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商业上的胜利,更是对国家制造业的贡献。 曹德旺不仅在商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社会责任感同样令人钦佩,无论是1998年长江大水时捐赠的三百万,还是汶川地震时的两千万,他始终在用自己的力量帮助社会。 他甚至将自己的福耀股份捐出,成立慈善基金,累计捐赠金额已经超过160亿元,他始终坚信:商业的成功,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对社会的回馈。 曹德旺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商业的本质不仅在于赚取利润,更在于发现问题,填补空白,改变现状。 他从“8000元玻璃”这一小小的细节中看到了巨大的机会,并且通过努力和创新突破了困境,不仅造就了自己的事业,还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我们或许早已习惯了拥有丰富选择的市场,但回想起曹德旺这段创业历程,仍让人感慨万千。 你有没有想过,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中,发现人生的转折点?你认为,创业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参考资料:中国品牌发展网——只因一根拐杖,让曹德旺成为了今天的汽车玻璃大王

0 阅读:4
哈皮的瓜瓜

哈皮的瓜瓜

哈皮的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