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舌战群儒,能够一战而胜,气死东吴文臣。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存在,要不然恐怕就成了地头蛇欺卧龙了。 首战张昭是最难的一关,诸葛亮只能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实在无奈,说到“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反讽张昭坐议立谈,百无一能。为什么张昭最难,因为他没有张昭本人的把柄。 第二战对虞翻,诸葛亮一语定乾坤,说虞翻在王朗手下,就劝王朗投降孙策。现在在孙权手下,又劝孙权投降曹操。真是不要脸啊! 第三战薛综,诸葛亮站在道德至高岭上,大骂他无父无君,不足语。 第四战陆绩,诸葛亮拿出他当年在袁术处,席间偷橘子的事,一下击穿陆绩。说他小儿之言,不足以高士言。 其余言战,不足论也。整个舌战现场,孔明好像摸透了众多文臣的底细,总能一击致命,把话语权重新掌握回自己手里。这是这场舌战的关键,诸葛亮必然做了功课,对东吴群臣有详细了解,所以能以一战七,言谈而不落下风。
诸葛亮舌战群儒,能够一战而胜,气死东吴文臣。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存在,要不然恐怕
历史茶楼
2025-07-11 18:24:17
0
阅读:51
海阔天空任鸟飞
演义而已。曹操屠城惯犯,统一东吴肯定屠城,东吴不可能容忍这样的统一,不需要诸葛亮辩论。诸葛亮要是有本事,骂得国足感到羞耻自杀,那才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