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信号!!!———
《人民日报》呼吁“同志”重归主流!
不少网友一听纷纷拍手叫好,说称呼“同志”的时代,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年代!
然而,随着对外改革开放,“同志”这一称呼就开始渐渐消失。
而伴之而来的“小姐”、“老板”、“老总”、“美女”、“帅哥”、……竟成了男男女女的代名词。
个人觉得,人民日报呼吁“同志”重归主流,起码释放了一个重磅信号,即“人人平等”———那才是真正的民主平等。
曾几何时,群众口中的“民警同志”,变成了“警官”,让民警们立马就把头抬的老高,简直不可一世———哇,原来我是警官啊!由此,渐渐就养成了“高人一等”的习惯。
如此,岂不就让民警们慢慢忘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工作本质了吗?因此,全国每年发生的警民冲突事件举不胜举。
前三十年,一句“同志”,一下就把大家拉到了平等互助的局面,有着共同目标、共同荣誉感的大家,根本不分贵贱高低,不管是谁,到哪里都会得到帮助。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真诚又友善,一声“同志”便是走遍天下都不怕。
以至于到了现在,不少老一辈的人还说特别留恋那声“同志”。他们认为,那才是真正的民主平等。
另外,人民日报呼吁“同志”重归主流,个人认为,还能够起到遏制称呼歧义化的作用。
新中国前三十年,“同志”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友谊。“老同志”用来形容比自己年长的人,“小同志”则相反。
而“男同志”和“女同志”这个词,听上去更是美好至极。
可万万没想到,如今的它竟跟“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画上等号。
现在看来,人民日报的呼吁无疑正是一剂遏制称呼歧义化的良药。
今天,对于人民日报的呼吁,大部分网友都表示了赞同的积极态度。
但有不少人说,对于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常用的、正常的称呼丢失的,很有必要找到其根源,对症下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