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将于7月11号到18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有意思的是,他竟然把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安排到了美国之前。 当中国外交部官宣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将于7月12日至18日访华时,这可不是一次常规的外交串门,而是双边关系解冻后的一次关键迈步。 毕竟在经历了莫里森政府时期的冰点之后,中澳关系这几年走得小心翼翼。阿尔巴尼斯本人也清楚这一点,所以这次行程安排得颇有深意,先去成都,再去北京和上海,把首次到访的橄榄枝递给了中国西部。 那这次访问为什么如此关键?要知道这不仅是阿尔巴尼斯连任总理后的第二次访华,也恰好是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二个十年的开端。双方都把这次访问看作是改善和推进关系的重要机会。 想理解现在的热络,就得回头看看当年的寒冬。莫里森时期,中澳关系几乎降到冰点。阿尔巴尼斯上台后,才开始小心翼翼地“破冰”。从2022年G20峰会的首次会面,到去年那场打破七年僵局的正式访问,再到今年G20的再次互动,高层对话的恢复,让双方都意识到,想解决问题,还得是最高层直接沟通。 堪培拉的策略是耐心加谨慎,把对话当成维稳的核心。而北京也摆出姿态,愿意借此机会增进互信、拓展合作。用中国驻澳大使肖千的话说,高层互动让关系“稳步向前”,接下来要在机制对话、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国际协作四个方向上加把劲。 外交上的客套搭好了台,经济合作才是这场戏的重头。说到底,阿尔巴尼斯反复强调要扩大经济联系,为的是给澳大利亚创造就业。毕竟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吃掉了澳洲近三分之一的贸易额和四分之一的出口。 这次跟着他来的是一个阵容豪华的14人商界代表团,麦格理、汇丰、福蒂斯丘、力拓、必和必拓等巨头悉数在列,覆盖了金融、矿产、教育到食品行业。他们不只是来观光,而是要参加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阿尔巴尼斯本人也将在上海对200名商界领袖发表演讲。 进一步看这次访问正值《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十周年。北京提议用更高标准重新审视这个协定,一方面要巩固农业、矿业这些传统强项——2024年中国依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进口了其60%的铁矿石。 另一方面也瞄准了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绿色能源和数字经济这些新赛道。福蒂斯丘金属集团主席就畅想,澳大利亚可以打造全球最大的绿色钢铁原料产业,而中国则可以打造最大的绿色钢铁产业,这背后的清洁能源供应链合作,想象空间巨大。 不过生意归生意,一些棘手的问题也绕不过去。达尔文港的租约就是一个例子。2015年,中国山东岚桥集团拿下了该港口99年的租赁权。谁知这几年,澳大利亚政府反复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审查,甚至暗示要收回。 阿尔巴尼斯在竞选时也曾表态,希望港口能回到澳大利亚人手中。北京的立场很明确,驻澳大使肖千就曾公开表示,不能在港口不赚钱的时候租出去,等赚钱了又想收回来,这在道义上说不通,要求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岚桥集团也一直坚称无意出售。如何平衡国内政治压力和对华关系,这道题够阿尔巴尼斯头疼的。 除了这些硬骨头,中澳之间还有一条柔软但坚韧的纽带,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留学生和游客来源国,每年有超过百万的中国游客,还有庞大的华裔社群。 上百对友好省州和城市,编织了一张细密的人文交往网络。在官方看来,教育、旅游、地方合作这些“民间往来”,是稳定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视野再放大一些,这次访问也为地区和全球合作打开了新的可能。堪培拉预计会提出关乎澳大利亚及整个地区利益的议题,而北京也释放了信号,愿意在更广的领域深化合作,比如在东盟等多边框架下,就气候变化、自由贸易等问题共同努力。这与澳大利亚的“印太凝聚”议程不谋而合,或许能为动荡的区域未来找到一些稳定的合作点。 阿尔巴尼斯的这次中国之行,远不止是一次外交礼仪。它既是对过去几年“破冰”成果的巩固,也是对未来十年两国关系的一次关键探索。经济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民间的情感纽带也日益紧密,双方都有责任通过高层对话管控好分歧。 可是当聚光灯亮起,这次访问,究竟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路演,还是一场真正能为亚太地区带来些许安宁的深度对话?这恐怕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跪舔美国之后怕事闹大,越南总理主动找中方解释,并作出重要承诺!7月7日,越南总
【248评论】【1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