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8年,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已至风烛残年。她的身体持续衰弱,虽平日

侃天侃地也侃过去 2025-07-10 11:37:08

公元1908年,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已至风烛残年。她的身体持续衰弱,虽平日极为注意保养,经常召御医调理,日常饮食由御膳房严格掌控,晚年健康维持了较长时间。 当年夏六月起,慈禧身体开始显露出异常征兆。她多次在朝会或休憩时突感心悸,额角冒汗,虽经御医施针用药表面缓解,但体虚乏力之感渐增。七月初,慈禧在颐和园消暑时首次出现食欲减退,进食后脘腹隐胀。侍疾的三位太医轮流请脉后均察觉太后脉象沉弦而弱,脏腑之气日渐衰微,但因深知太后性情暴烈,无人敢直言病势凶险,只以“肝郁脾虚”轻描淡写开具温和调理药方。至八月中秋节庆,宫廷设宴后慈禧突发泄泻,单日如厕达七次,致使双颊塌陷,唇色泛白。掌事太监李莲英速命御药房熬制参茸固元汤强行滋补,却加重肠胃负担,反致当日亥时呕吐药汁并带血丝。 九月重阳节后,慈禧移居西苑仪鸾殿养病。此时她已需两名宫女搀扶方能离榻活动,每日辰时、申时由太医会诊。御医张仲元在脉案中记载:太后右手寸关两部脉象涩结如丝,三焦气机壅塞,显系血不归经之症。十月初一宫内祭祀时,慈禧强撑病体至坤宁宫上香,行至月台石阶前陡然下肢抽搐跌倒,自此卧床不起。十月廿日起,其耳后及颧骨处浮肿日益明显,每日需三次用赤金针穿刺排脓。据《内起居注》记载,十月底慈禧昼夜呼痛不绝,肩背及两肋尤甚,痛剧时以手捶床栏至指节破皮渗血。十一月初三,其眼球结膜开始充血肿胀,视线模糊无法阅折,谕旨皆由首席太监张兰德跪在床边朗读代批。 十一月初七,慈禧出现间歇性昏厥,每次苏醒后精神亢奋异常,常高声斥责宫女“暗藏凶器”,或将药碗摔碎称“内附毒物”。十一日午间病情诡异地缓和,能清晰口述三道谕令处理外省奏报,并命内务府预备冬至祭天仪仗。然这种好转仅持续两日,至十三日申时突发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如拽锯,太医急用犀角粉合竹沥水灌救方得平复。 十一月十四日寅时,光绪皇帝驾崩急报传入仪鸾殿。慈禧闻讯突然挺坐床榻,厉声叱令:“传军机!”当值太监紧急拆下东暖阁门扇,以锦褥铺板制成临时担架,由八名苏拉抬太后至养心殿东暖阁。时值卯初,庆亲王奕劻、军机大臣世续等五人跪于榻前。慈禧断续口谕:“着……溥仪承继大统……载沣为监国摄政王……”每说三字即喘咳不止,由张兰德提笔在明黄绢帛上记录,待太后点头后加盖“同道堂”印。此后慈禧陷入半昏迷状态,唯右手仍紧攥床头的和田白玉如意。 十一月十五日黎明,慈禧忽然睁目呼唤“莲英”,李莲英急捧参汤喂饮却尽数顺嘴角流出。巳时三刻,太后喉中发出怪异痰声,双手无意识撕扯衣襟,将胸前东珠朝珠扯断,百余颗珍珠滚落满榻。午时正,军机大臣张之洞入殿请安之际,慈禧突然直身嘶喊:“皇帝……溥仪……”四字说完仰倒枕上,双目圆睁气息骤停。此时养心殿西洋自鸣钟正指向未初一刻(下午一点十五分)。 依据《钦定大清会典》丧仪,总管太监崔玉贵立即开启描金漆盒,将备好的伽楠香木夜明珠填入太后口中。四名司仪女官以明黄云纹面帛覆其颜,随即展开两丈余长的陀罗尼经被,三人分立三侧齐力覆盖遗体。当哀乐班奏起《幽冥引》时,侍立西暖阁的三岁溥仪忽指乐队咯咯发笑,被生父载沣急按跪地。殿角滴漏铜壶里的浮箭,正沉在未初三刻(下午两点四十五分)的刻度上,紫禁城宣告全国进入国丧期。从西苑福昌殿抬出的慈禧梓宫,在二百四十名杠夫的簇拥下缓缓移向吉安所,标志着这个统治中国四十七年的女人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侃天侃地也侃过去

侃天侃地也侃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