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令中国人感动和心痛的照片1950年12月24日,正是西方的圣诞夜,美国人在

运赛过去 2025-07-09 16:24:13

这是令中国人感动和心痛的照片 1950年12月24日,正是西方的圣诞夜,美国人在吃着苹果,啃着火鸡腿,喝着红酒和热汤时,志愿军第20军59师177团6连的战士们却顶着百年不遇的极寒,在零下40多度的天气里,身着单薄棉衣,啃着比石头还坚硬的干粮,在阵地上一动不动地潜伏了三天三夜,最终成建制冻死在死鹰岭阵地! 1950年12月24日,圣诞夜的钟声在西方敲响,美国人围坐在温暖的壁炉旁,吃着苹果,啃着火鸡腿,喝着红酒和热汤,欢声笑语。而与此同时,远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第20军59师177团6连战士们,却在零下40多度的极寒中,穿着单薄的棉衣,啃着硬邦邦的干粮,趴在死鹰岭的雪地里,一动不动地潜伏了三天三夜。他们冻成了冰雕,永远留在了那片阵地。 抗美援朝战争,很多人可能都听过,但具体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带着联合国军插手,战火一路烧到了鸭绿江边,直接威胁到中国东北的安全。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一年,百废待兴,国内还一堆问题没解决,但为了保家卫国,中央决定出兵支援朝鲜。这就是抗美援朝的由来。那时候的志愿军,武器装备远不如美军,吃的穿的也差得远,可他们硬是靠着一股信念,上了战场。 长津湖战役是这场战争里最惨烈的一仗之一。1950年11月底到12月,志愿军第9兵团在朝鲜东线迎战美军陆战第1师。这支美军号称王牌,装备精良,火力凶猛。而志愿军这边,物资匮乏,后勤跟不上,偏偏还赶上百年不遇的大寒潮。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死鹰岭的故事发生了。 死鹰岭在长津湖附近,地势高,位置险,是美军南撤的咽喉要道。志愿军第20军59师177团6连接到命令,要在这儿设伏,拦住敌人,给主力部队争取时间。那是1950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夜,天气冷得吓人,气温低到零下40多度,风雪呼啸,能见度极低。 6连的战士们装备啥样呢?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身上就一件薄棉衣,脚上穿的是胶鞋,很多人鞋底都磨破了。武器是步枪和几颗手榴弹,连重武器都没有。吃的呢?每人几块冻得硬邦邦的土豆和干粮,连水都冻成了冰疙瘩。为了不暴露位置,他们不能生火,不能动,只能趴在雪地里硬扛。 三天三夜,72个小时,他们就这么坚持着。寒风吹得脸像被刀割,雪花糊在身上化不开,手脚早就冻得没知觉了。干粮硬得啃不动,他们就用牙一点点咬,生怕弄出声音被敌人发现。这样的环境下,别说战斗了,能活着都算奇迹。可这些战士硬是没退一步,没喊一声苦。 12月26日,美军开始突围撤退。6连的战士们听到坦克的轰鸣声,知道敌人来了。他们想开枪阻击,可很多人已经冻僵了,手指扣不动扳机,身体动不了。最终,全连127人,一个没剩,全都冻死在了阵地上。他们的身体僵成各种姿势,有的趴着,有的半蹲着,手里的枪还指向前方,像一座座冰雕,屹立在风雪中。 美军路过时发现了他们,当时就被震住了。陆战第1师的指挥官史密斯看到这景象,停下来敬了个礼,说了句:“面对这样的对手,我们永远赢不了。”这话不是夸张,是真被志愿军的意志力震撼了。6连没打赢这场阻击战,可他们的精神却成了敌人心里抹不掉的阴影。 战后,志愿军总部把这件事报了上去。彭德怀听完沉默了好久,下令要把6连的事迹记下来,传下去。后来,这件事传遍了全国,成了抗美援朝里最让人泪目的故事之一。抗美援朝纪念馆里专门有个展区,讲的就是冰雕连的事迹,还保存着一封烈士的遗书,上面写着要用生命守住阵地。这张纸,成了他们精神的最好见证。 6连的牺牲,不是白白丢了性命。他们的坚持,给主力部队争取了时间,让美军撤退的计划乱了套。长津湖战役虽然打得惨烈,但志愿军硬是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了回去,保住了东北的安全。这场仗打完,美国人算是明白了,中国人不好惹,不是随便就能欺负的。更重要的是,6连的事迹成了志愿军精神的象征。

0 阅读:0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