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马宗英弄到了300发子弹,正准备送给八路军,路上却遭到了伪军检查,谁

南风意史册 2025-07-09 14:48:30

1941年,马宗英弄到了300发子弹,正准备送给八路军,路上却遭到了伪军检查,谁知伪军看到她时,却说:“婶子,您慢点走!”   “姑,这批子弹要送到山里去。”地下联络员对着马宗英低声说道。马宗英比谁都清楚这句话的分量。彼时,日军正对抗日根据地实施残酷的铁壁合围,八路军战士每人只剩几发子弹,这场运送将决定多少战士的生死。   “可城门查得严,怎么运?”马宗英盯着桌上的子弹,声音压得极低。“你侄子不是在伪军当差吗?”联络员眼神闪烁。马宗英的侄子王云蓬,一个被迫穿上伪军制服的年轻人。每次回村,乡亲们躲闪的眼神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上。   当马宗英深夜敲开他的房门时,这个年轻人正在擦拭一把从未对准过同胞的手枪。令人意外的是,王云蓬听完姑姑的请求,只沉默了片刻就点了头。三天后,他通过贿赂军需官魏洪展,以自卫团弹药不足为由,搞到了300发子弹。但更大的难题摆在眼前,如何通过层层关卡?   马宗英的馒头铺成了最好的掩护。清晨,她像往常一样准备出城卖馒头,只是今天的蒸笼格外沉重。底层藏着300发子弹,上层码着热腾腾的馒头。城门口的伪军见是王队长的婶子,只是象征性地掀开看了一眼,因为想巴结王云蓬对着马宗英一顿嘱咐。   面对伪军哨兵殷勤突如其来的关心“不累不累,我卖完就回,你们忙着吧。”马宗英应和着,心跳如鼓。这批子弹很快送到了八路军手中。战士们看着比原来还多的物资,整个连队像过年一样欢呼。   但是马宗英不知道的是,她的侄子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日军发现弹药短缺后,王云蓬第一个被怀疑。面对酷刑,他坚称子弹卖给了土匪,最终被发配到满洲国做苦力。   马宗英后来继续用各种方法支援前线。有时把药品缝在棉袄里,有时将情报藏在发髻中。这个普通的农家妇女,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传奇。1992年,她被授予山东红嫂称号,但她说得最多的是:“我不过做了中国人该做的事。”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故事依然震撼人心。它告诉我们,英雄不必身披铠甲,也可以是一介布衣。伟大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也可以润物无声。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由无数个马宗英这样的普通人,用智慧和勇气铺就的。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名字,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          信息来源: 抗日战争纪念网|《“小脚奶奶”马宗英潜伏敌后 巧妙探送情报》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575

评论列表

lupon

lupon

6
2025-07-09 22:34

马宗英的侄子就没人过问过?

猜你喜欢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