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和柬埔寨几乎同时向美国“低头”,而且是以损害中国的利益为前提,来讨美国的欢

洛风阐社会 2025-07-09 12:31:15

越南和柬埔寨几乎同时向美国 “低头”,而且是以损害中国的利益为前提,来讨美国的欢心! 7 月 2 日,越南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对转口商品征收 40% 高额关税;仅仅两天后,柬埔寨也宣布与美国达成贸易框架,承诺开放市场换取关税减免。 越南和柬埔寨的 “妥协”,本质上是被美国捏住了经济命脉。 越南对美贸易顺差高达 1230 亿美元,占其 GDP 近 30%;柬埔寨更夸张,40% 的出口依赖美国市场,纺织业等支柱产业一旦被加征 49% 关税,可能直接瘫痪。 美国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以 “70% 惩罚性关税” 为威胁,迫使两国在 72 小时内 “就范”。 这种 “柿子挑软的捏” 的策略,让小国在大国博弈中毫无还手之力。 协议中的 “40% 转口关税” 看似针对中国,实则暗藏操作空间。 根据协议,商品只要在越南实现 30% 以上的本地增值,就能获得原产地证明,享受 20% 的低关税。 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在越南增加加工环节、提升附加值来规避高额关税。 更有趣的是,越南虽承诺对美开放市场,但美国商品进入这个 “弹丸之地” 能掀起多大波澜?2024 年越南从美国进口额仅占其总进口的 8%,开放市场更多是象征性让步。 面对协议冲击,中国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 商务部明确警告:“任何损害中方利益的协议,中方将坚决反制”。 这种底气来自中国与东盟的深度绑定 ——2024 年双方贸易额突破 9000 亿美元,是美国与东盟贸易额的 2.5 倍。 中越铁路重启后,仅 2025 年一季度双边贸易额就增长 10.7%,越南火龙果、芒果等生鲜 48 小时直达中国市场,订单量激增 150%。 更关键的是,中国正通过 RCEP 构建 “去美国化” 的供应链体系,老挝、缅甸等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形成战略缓冲带。 越南和柬埔寨的选择,本质上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越南在协议签署后,立即推出吸引欧洲、日本投资的计划;柬埔寨则反复强调 “与中国的友谊不变”,并加速推进中柬自贸协定谈判。 这种 “脚踏两条船” 的策略,既避免彻底得罪美国,又不放弃中国市场。 正如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所言:“东盟不需要选边站队,而是需要以开放姿态作出自己的选择”。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协议推动供应链 “去中国化”,但现实却啪啪打脸。 越南的电子产业 70% 原材料依赖中国,柬埔寨的纺织业 80% 设备来自中国。 即使加征 40% 关税,中国商品的综合成本仍比东南亚本土生产低 15%-20%。 更讽刺的是,美国企业为降低成本,反而加速在越南布局 “中国 + 1” 模式 —— 用中国零部件在越南组装,再出口到美国。 这种 “曲线救国” 的方式,让美国的关税大棒沦为尴尬的摆设。 这场看似 “小国投降” 的博弈,实则暴露了全球化时代的深层矛盾。 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时,中国早已布下 “一带一路”“RCEP” 等战略棋局;当越南、柬埔寨在中美间走钢丝时,东盟整体正通过 “东盟 + 3”“东盟 - 中国 - 海合会峰会” 等机制拓展战略空间。 未来的竞争,或许不在于谁能迫使小国 “选边站”,而在于谁能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价值链。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你认为中国该如何破局?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0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