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恐怕要结束了。紧挨着俄罗斯的几个国家,像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

文山聊武器 2025-07-07 18:32:47

俄乌战争恐怕要结束了。紧挨着俄罗斯的几个国家,像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和芬兰,突然都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先说说这公约是啥。《渥太华禁雷公约》1997年签的,全球160多个国家都加入了,核心就是禁掉杀伤性地雷——那种踩上去就炸、专伤人的玩意儿。公约要求大家不造、不用、不存这些地雷,还得把老库存销毁,埋的地雷也得挖出来清理。出发点挺好,毕竟地雷这东西太狠,战后平民踩到照样死伤一片。可现实呢?俄罗斯压根没签,乌克兰签了但战争一来照用不误。这几个邻国退出,明显是觉得这公约绑手绑脚,挡了他们的路。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2025年初总算有点停火的意思。可这和平看着就不踏实,俄罗斯那边军事力量还在,边境也没消停。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波罗的海三兄弟,国土小、人口少,离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又近,压力山大。波兰和芬兰也好不到哪去,一个是乌克兰的铁杆后援,一个有1300多公里的俄芬边境线。战争里,乌克兰用地雷挡俄军坦克,效果杠杠的,这几国眼红了,心想:万一俄罗斯缓过来再搞我们,咋办? 退出公约,说白了就是想给自己多留条后路。地雷便宜好用,布一圈就能拖住敌人,给自己争取时间等北约援兵。波兰军方算过账,地雷能多拖个一两天,北约部队赶到就不至于手忙脚乱。爱沙尼亚更是直接,纳尔瓦河边早就想弄点防御措施。芬兰那漫长的边境线,没点硬家伙震慑,谁睡得着? 好处显而易见。地雷能补上常规军力的短板,尤其是波罗的海三国,军队规模小,武器装备跟俄罗斯比差远了。布点地雷,能让俄罗斯投鼠忌器,不敢随便越线。波兰和芬兰也一样,边境防御直接上强度,心理上也更有底气。 但风险也不小。地雷这东西不长眼,战后清理是个大麻烦,平民误伤的事儿跑不了。国际社会盯着呢,红十字会和联合国早就跳出来喊话,说这会害人。国内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拉脱维亚就有人上街抗议,怕自家田地变雷区。 俄罗斯肯定不爽。这几国退出公约,摆明了针对它。虽说俄罗斯自己没签公约,战争里也用地雷不手软,但邻居们这一手等于在边境竖了个警告牌。俄罗斯外交部已经放话,说这是在“破坏地区稳定”,估计接下来会拿这事儿做文章,说北约又在挑衅。不过,它自个儿底气也不硬,毕竟地雷这玩意儿它也没少用。 这事儿让北约内部有点分裂。波兰这几国是想敲警钟,提醒盟友别放松警惕,可德国、法国不乐意,觉得这会让北约形象变差。美国倒是没吭声,估计是默认支持,毕竟安全优先。人权组织急了,担心地雷卷土重来,平民又成炮灰。联合国开了好几场会,呼吁这几国回头,可效果不大。 这几国政府态度很硬。拉脱维亚总理说得很直白:“我们不是想打仗,是想保命。”爱沙尼亚那边也差不多,强调这是“必须的防御措施”。波兰和芬兰更直接,军方已经开始研究怎么高效布雷,连技术合作都提上日程了。 俄罗斯跳得最高,指责这几国“主动挑衅”,还暗示可能采取“相应措施”。但它自己没签公约,批评起来多少有点站不住脚。 国际社会这边,联合国和红十字会忙着喊停,说地雷威胁平民安全,得赶紧刹车。可这几国不买账,觉得安全比啥都重要。北约内部意见也不统一,美国不吭声,欧洲国家吵成一团。 短期看,这几国退出公约,地雷一布,边境肯定硬气不少。俄罗斯估计会收敛点,至少不敢随便试探。可长远呢?地雷这东西埋下去容易,收回来难。战后遗留问题一堆,平民伤亡、土地污染,谁来买单?再说,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边境对峙升级,军备竞赛说来就来,地区局势只会更紧张。 更大的问题是,这会不会带个坏头?别的国家一看,觉得公约不香了,纷纷退出咋办?全球禁雷的大框架本来就摇摇欲坠,再这么折腾,怕是要散架。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