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名86岁老人被执行枪决,围观的百姓怒不可遏,纷纷将烂菜叶子和臭鸡蛋

炎烬 2025-07-07 18:31:47

1951年,一名86岁老人被执行枪决,围观的百姓怒不可遏,纷纷将烂菜叶子和臭鸡蛋砸向他,人们愤怒的骂道:“你怎么今天才死?”这个老人到底做了什么,让人如此愤恨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1年的旅大,春风还带着料峭的寒意,人民体育场却挤满了十万群众,他们不是来看比赛,而是要亲眼见证一个八十六岁老人的终局。 这个老人就是张本政,此时的他,瘦骨嶙峰,走路都在打晃,谁能想到,这位曾经叱咤东北航运界的"大鱼",最终会在这样的场合谢幕。 张本政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和那个年代的穷人一样,他也有个改变命运的梦,父母砸锅卖铁送他读私塾,可惜天不遂人愿,父亲在一次出海打渔时遇难,家里顶梁柱倒了,他的学业也戛然而止。 年轻的张本政不甘心过苦日子,他尝试过当书童,学过木匠,开过小铺子,可这些营生都没让他尝到甜头,直到遇见日本特务高桥藤兵卫,他的人生轨迹才有了转折。 高桥在大连开了家旅馆,表面做生意,实则替日本特务机关收集情报,张本政在旅馆当差时,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机灵,他善于察言观色,懂得讨好那些有钱有势的客人,很快就引起了高桥的注意。 对张本政来说,高桥就像给他递来了一把钥匙,能打开一扇通向富贵的门,他二话不说就接过了这把钥匙,从此一脚踏进了不归路。 凭着高桥的提携,张本政先是租到了两条日本货船,开始跑烟台到大连的海运,这一下可了不得,他像条终于游进大海的鱼,越游越欢实,短短几年,他的船队就扩展到了十几条,"政记轮船公司"的招牌在东北海域打响了名号。 可这艘大船,是靠着见不得人的买卖驶向深海的,他的船只专门给日本军队运送物资,帮着敌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每赚一分钱,都沾着同胞的血泪。 张本政却浑然不觉,他只看到了钱袋子越来越鼓,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的航运公司已经成了华北最大的船运企业,拥有三十多艘轮船,除了跑船,他还在大连、青岛等地开设钱庄、银行、油坊,俨然成了一方富商。 有钱的滋味让他上了瘾,为了讨好日本主子,他变本加厉地献殷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主动凑了七十四万日元给日军,要知道,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才二十日元,这笔钱够普通人干几辈子的。 更让人不能原谅的是,他还砸锅卖铁凑钱,给日军买了四十架战斗机,这些铁鸟在中国的天空上盘旋,投下的炸弹炸碎了多少中国人的家园。 这笔"投资"确实让他赚足了日本人的欢心,他多次被日本天皇接见,胸前挂满了勋章,每次从皇宫里出来,他都得意洋洋,像条吃饱了的大鱼,在东北的滩头耀武扬威。 1945年8月的炮声,轰碎了张本政的荣华富贵,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时,这条依附大鱼的心都碎了。 几十年来靠着日本人腾达,如今东洋主子完蛋了,他慌得像条离了水的鱼,先是躲在家里嚎啕大哭,接着又狗急跳墙,拉帮结伙成立什么"大连地方自卫委员会",想给自己找条生路。 可那些逃命的日本军官,哪还顾得上这条忠心耿耿的看门狗?等到人民政府清点敌产,他那些商船仓库全给查封了,往日趾高气扬的"航运大王",眨眼间就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这条大鱼还不死心,化了装想逃到天津躲风头,可再大的鱼也逃不出历史的渔网,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开始清算汉奸,张本政这条漏网之鱼终于被逮住了。 1951年初,他被押回大连受审,往日那个西装革履、趾高气扬的大亨,此刻只剩下一个骨瘦如柴的老头,但他犯下的罪行,却重得像座山。 法庭上,那些发黄的单据、文件,一页页揭开了他的丑事,光是他那政记轮船公司的航运记录,就是铁证如山的罪状,那些年他的船队给日军运了多少军火、粮草?又害死了多少抗日的同胞? 更要命的是那四十架战斗机,这些钢铁怪鸟在中国上空肆虐,投下的炸弹炸碎了多少中国人的家园?七十四万日元的"献金",又是多少老百姓的血汗钱? 法庭上的铁证,句句都是他的催命符,那些年他收的勋章、赏钱,现在看来都是血淋淋的罪证。 判决之日,整个旅大的天空都阴沉沉的,体育场里挤满了愤怒的群众,有人痛哭,有人咒骂,多少人的亲人,就是死在他帮凶的日本侵略者手里。 让人惊讶的是,这个86岁的老汉奸临死都不悔改,枪响前,他还想着他的日本主子,这一生都在媚外求荣,到死都没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经过清点,光是他的银行存款就有171万多元,还有上千亩地,将近两千间房产,这些都是他五十多年来靠出卖国家、残害同胞换来的脏物。 张本政的沉浮史,就这样画上了句号,他这条大鱼,从旅顺贫苦渔民的儿子,一步步游到了权势的浪尖,可他选错了方向,在钱财名利的漩涡里迷失了自己,最终沉入了历史的淤泥。 信息来源:《大连地方法院审判汉奸张本政案》,光明日报

0 阅读:0
炎烬

炎烬

炎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