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被押赴刑场时拍下的照片。当时赵洪文国已经71岁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07 14:18:26

1950年,“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被押赴刑场时拍下的照片。当时赵洪文国已经71岁,组织考虑到她抗战有功,本想留她一命,但是被她杀害的战士的家属极力反对,纷纷控诉她的罪行。因为民愤极大,最后判处了死刑。 主要信源:(北方新报——“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曾追随国民党对抗解放军;人民网——毛泽东关注过的6个土匪) 1950年7月16日,四川绵竹县刑场站满了群众,七十岁的赵洪文国被押到场地中央。 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挺直腰杆,目光像刀子般锋利,完全看不出是个古稀老人。 解放军战士小声议论,很难把这个倔强的老人和当年使日军闻风丧胆的"双枪老太婆"联系起来。 执行官宣读判决书,历数她勾结国民党、组织叛乱、残害数百军民的罪行,最终宣布判处死刑。 1881年,赵洪文国出生在辽宁岫岩县一个满族家庭。 从小倔强要强的她,在目睹甲午战败、八国联军入侵等屈辱后,内心燃起救国火焰。 尽管当时女子不能参与政事,她仍变卖首饰在家乡办学育人,想通过教育唤醒国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五十岁的赵洪文国拍案而起。 当儿子赵侗提出组建义勇军时,她变卖所有家产支持抗日。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半百老人竟练就双手持枪的本事,左右开弓弹无虚发,"双枪老太婆"的名号就此传开。 日军搜查赵家时,烧毁房屋逮捕村民,她被酷刑折磨却始终不屈,在刑场上被游击队救回后,抗日意志反而更加坚定。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赵洪文国在张学良等人支持下组建"华北国民抗日军"。 这支队伍最出名的战绩是攻破北平第二模范监狱救出大批抗日志士。 有次在青杠岭伏击战中,她双手持枪击毙日军小队长,整场战斗歼敌70余人。 《大公报》对此报道后,队伍迅速发展到两万多人。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写信邀请合作,赵侗率部加入并被任命为司令,赵洪文国则南下宣传抗日。 但赵侗习惯单打独斗,不愿服从八路军纪律约束,最终被撤销职务。 与此同时,赵洪文国在重庆受到蒋介石亲自接见,获赠"游击之母"题字。 根据《中国妇女运动史》记载,宋美龄多次拜访,称其为"国民妇女楷模"。 当得知儿子被撤职的消息后,赵洪文国立即写信召唤赵侗离开解放区。 蒋介石借机拉拢,不仅接见赵侗还提供武器让他回华北打八路军。 结果赵侗在冲突中丧生,赵洪文国认定是共产党害死了儿子,从此思想彻底转变。 抗战胜利后国内出现短暂和平,赵洪文国本打算回老家办厂养老。 可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她被旧日情分和丧子之仇蒙蔽了双眼。 在重庆发表演讲时竟称:"共产党比日本人更可恨,我要用对付日本人的方法对付他们!" 此后她率部转战东北,用极端手段对付同胞,有次俘虏百余解放军战士后竟将他们全部杀害。 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在重庆解放前夕,蒋经国代表蒋介石委任赵洪文国为西南反共游击队司令。 成都战役后,年近七十的她带着残兵逃到什邡县,召集土匪流氓继续作乱。 贺龙曾写信劝她认清形势,但固执的老太太在三圣宫召开誓师大会,当场杀害二十多名农民。 半个月内她屠戮两百多进步群众,还活埋了十多名前来谈判的解放军代表。 1950年2月,赵洪文国纠集四千多乌合之众围攻什邡县。 虽遭守军用机关枪击退,仍不死心地张贴反共标语,还试图挖地道炸城墙。 据《什邡县志》记载,因成都平原土质板结,地道没挖成就坍塌渗水。 解放军增援部队赶到时,土匪四散奔逃。 在村民配合下,七十岁的老太太最终在绵竹山区被活捉。 如何处理赵洪文国引起激烈讨论。 西南局书记邓小平上报中央,周恩来请示毛泽东能否将功抵过。 毛泽东沉思后表示:"抗战有功该记着,但现在残害军民罪大恶极,不杀难以平民愤。对其家属可以宽大处理。" 最终只处决了她和二儿子赵连中,其他亲属均获释放。 走向刑场的赵洪文国依旧昂首挺胸,没人知道她最后是否有所悔悟。 这个东北女子一生大起大落。 从自费办学的爱国者,到令日寇胆寒的抗日英雄。 从受蒋介石拉拢的"游击之母",变成沾满同胞鲜血的刽子手。 悲剧根源在于她虽胸怀家国大义,却缺乏政治远见。当 被权势迷惑、被私怨蒙蔽时,最终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0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