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名86岁老人被执行枪决。围观的百姓怒不可遏,纷纷将烂菜叶子和臭鸡蛋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05 23:36:20

1951年,一名86岁老人被执行枪决。围观的百姓怒不可遏,纷纷将烂菜叶子和臭鸡蛋砸向他,人们愤怒的骂道:“你怎么今天才死?”这个老人到底做了什么,让人如此愤恨呢? 主要信源:(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史⑨】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检察制度) 清末的辽东半岛上,年轻的张本政已厌倦了锄头与泥土的日子。 1894年初夏,27岁的他坐在自家田埂上,盯着无边的玉米地发愣。 祖祖辈辈弯腰刨食的命数让他不甘心。 母亲早年独自贩货养家的点滴忽地刺疼了他。 那场决定命运的会面很简单。 张本政找到昔日合伙卖杂货的陈氏兄弟,把憋了许久的念头和盘托出:"种地有什么奔头?咱们得干点别的。" 他眼里烧着野心的火,陈氏兄弟被点着了,头一抬,猛灌几口水,三人就出了村。 几个月后,旅顺城里多了间"通裕号"。 大清国的旅顺城,其实早挤着俄国军官、日本商贩、美国侨民。 张本政看准了风向,得找个靠山。 他踏进旅顺最气派的酒店求职,杂役的活不丢人。 这家店规矩严、待客恭,张本政卖力机灵,很快入了酒店掌柜高桥藤兵卫的眼。 这位讲一口京片子的东洋人,表面和气雅致,背地里干着替日军搜罗军粮、勘探地形的机密任务。 张本政察言观色崭露头角,高桥藤兵卫便暗自把"栽培"提上日程。 甲午战火燃起,张本政已是高桥的臂膀。 当日军舰队逼近花园口,他紧跟高桥左右。 日军如尖刀直插旅顺。 那座千年古城刹那间天翻地覆。 旅顺的陷落逼得清廷签了《马关条约》。 张本政的名字赫然上了通缉令,汉奸标签至此生根。 别无退路,他随高桥逃往山东,心底自我催眠:"日本不会亏待功臣!" 山东烟台海风腥咸,渔业兴旺却无海运重器,官办招商局一家独大。 张本政心头一热,若能弄几条船,就能与朝廷分羹! 他转向高桥求援:"愿助阁下谋一番航运事业!" 高桥骨子里是执行任务的军人,正需借经济掩护,便召集烟台日商募资。 1901年,日本商团真凑足钱款,名为"贯致丸"和"宇和岛丸"的两艘轮船驶入张本政麾下。 1904年,在烟台码头,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俄国商人突然塞给他四万银元:"替我存着!" 沙俄商人匆忙跑路,日俄战争一触即发。 这笔横财被张本政一把攥住,转头就拉来弟弟张本财,政记轮船合资无限公司的招牌挂了起来。 张本政确实懂经营。 1906年,资本翻番到八万,六艘新船穿梭于日韩港口,4000吨的船队初具规模,人称"北政记",和官家"南招商"分庭抗礼。 《大连商工会议所二十年史》印证,政记公司快速跻身东北航运三甲。 1918年战争结束,他敏锐转向,拉拢北洋政府入股增资,使公司资本跃至二百万。 大连档案馆藏的《关东州经济年报》清晰载明:这是大连首家吸收官股的民资企业。 他产业版图还蔓向钢铁厂、银行、贸易行和油坊,财富堆山。 1931年,九一八事变炮响,他彻底亮出底牌。 政记旗下全部轮船立刻集结大连港,供日军驱使,成为侵华日军的血管。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林中饱受饥饿时,他在大连搞起"储蓄报国"运动,强迫百姓节衣缩食"捐输支援皇军",百姓只能以橡子面、树皮充饥。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出手更阔绰:六万元现金外捐飞机四十架! 大连地方档案显示,其中部分款项是以强征"战时特别税"名目从市民口袋挤榨出来的。 日方投桃报李,关东州厅参事、时局委员会委员长等四十九项顶戴接连加身,百姓私下骂他"二皇帝"。 1945年8月,日本战败。 他的日资靠山崩塌了,八十岁的张本政竟还垂死挣扎。 他勾结伪军头目邵尚俭搞"大连自卫会",自封委员长,甚至求驻连苏军庇护。 挣扎无效,1946年大连政府抄没其财产:银行存款171.5万(以1945年币值计)、千亩良田、1886间房屋。 1947年他伪装重病保外就医,竟携家小潜逃沈阳、天津。人民政权稳固后,这只老狐狸终究在1951年落入法网。 同年春,凌水路上那座他住了半辈子的西式洋楼没了主人。 大连市郊的老鳖湾刑场上,一声枪响为汉奸生涯画上句号。 围观百姓怒吼"大汉奸!"的声浪,成了历史对投机者的最终审判。 从贫寒农家到旅顺富商,从航运大亨到民族罪人。 那张献给日军的旅顺地图,那持续五十年的资敌行径,钉死了东北第一汉奸的耻辱柱。 洋楼尚在,但主人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在民族大义面前,荣华富贵从来不是背叛的通行证。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53

猜你喜欢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