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一句“龙哥够意思”,保住了法国人手中的酒杯   7月5日,中国商务部的贸易

栗頿聊 2025-07-06 19:28:30

马克龙一句“龙哥够意思”,保住了法国人手中的酒杯   7月5日,中国商务部的贸易裁决一公布,法国干邑行业瞬间陷入复杂情绪。原本以为能松口气,结果巴黎的政商人士反而更加纠结。   公告允许34家欧盟白兰地企业通过“价格承诺”,避免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轩尼诗、人头马这些大牌暂时躲过一劫,人头马君度甚至称冲击比预期小。   但事情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自今年1月中国启动对欧盟白兰地的反倾销调查,法国干邑行业就像坐上了过山车。对华出口暴跌72%,14亿欧元的产品积压在仓库,人头马君度股价受挫,保乐力加中国分部开始裁员。   为了不让惩罚性关税落地,法国企业最后关头选择提价20%左右,想用涨价换来“豁免权”。   对大企业来说,20%的涨价确实比34.9%的惩罚性关税划算得多,但这对法国干邑产业算不上胜利。提价必然压缩利润,而且协议没覆盖所有中小酒庄,它们仍要独自承受高关税压力。   法国最初想让中国直接撤销调查,如今换来有条件的豁免,就像用尊严换了份协议,心里满是不甘。   裁决公布后,法国财长隆巴尔立刻呼吁欧盟“保护工业”,甚至声称中国政策会“扼杀欧洲工业”。   这话听起来义正词严,实则充满双标——当初欧洲汽车在中国占据大量市场份额时,正是法国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设限,现在轮到自家白兰地被反倾销,却指责中国反击不合理。   德国大众三分之一以上的销量来自中国,奔驰工厂使用中国企业生产的电池,德国车企还因中国稀土政策停过产。   有欧盟官员私下吐槽:“跟着美国打贸易战?我们都快成中国代工厂了!”一旦欧洲筑起关税壁垒,不仅欧盟内部因利益不同产生分裂,惹怒中国后,还可能被美国趁机背后“捅刀”。   大西洋彼岸也不安宁,特朗普曾威胁对欧盟酒类和汽车加征重税,导致保时捷对美出口暴跌40%。这让欧洲人逐渐看清,比起和中国谈判,美国带来的威胁可能更致命。   中国接受“价格承诺”,已经展现了合作诚意,但欧洲还在用“受害者”叙事掩盖贸易保护本质。   接下来欧洲是继续保守防御,还是选择开放合作,这个关键抉择,最终还得他们自己做出。

0 阅读:389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