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台阶下?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双方宁可两败俱伤,也不肯给

思真娱娱 2025-04-29 15:04:42

为什么说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台阶下?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双方宁可两败俱伤,也不肯给对方一个台阶,但事情没这么简单,中国不给美国台阶不是因为面子,而是看清了这场博弈的本质:一旦让步,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可能就没了。   美国想用“脱钩断链”这招来阻挡中国发展,又是加关税,又是想让工厂搬回美国。但2023年的情况却狠狠打了美国的脸: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占了全球将近三成,已经是连续14年世界第一了。   美国搞的所谓“脱钩”,反而让中国的供应链变得更厉害,玩出了新策略——“离岸创新”。也就是说,即使生产不在美国,创新也能在中国发生。   很多工厂都搬去了东南亚,但同时也利用RCEP协议,建立了一种更方便的区域合作模式。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额增长迅速,而美国增加的关税,最后反而让自己的公司吃了亏。   让美国更没想到的是,芯片禁令没有扼制住中国的发展,反而成了中国科技自主的加速器。中芯国际攻克了7纳米芯片技术,华为麒麟芯片也实现了大规模生产,这些都显示中国正把挑战变成产业升级的机会。   中国还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上全面发展,逐步掌握了市场主导权,使得西方企业不得不适应中国的市场规则。   而我国之所以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底气来自手中握着的三张王牌:科技实力、资源掌控和庞大市场。   首先,在新能源、太阳能、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中国不断取得突破,这让中国具备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其次,中国掌握着全球稀土提炼的绝大部分能力(大约90%),这意味着在涉及资源的重要竞争中,中国拥有主导权。   最后,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国内市场,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正是因为这些优势,美国试图建立的“芯片四方联盟”正面临瓦解的风险。毕竟,很少有企业愿意为了政治目的而放弃巨大的经济利益。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要时刻保持警惕。日本在签订《广场协议》后,半导体产业迅速衰落;苏联因为过度依赖西方技术,最终走向崩溃瓦解。   这些过去发生的事件,让中国深刻认识到,关键技术和发展的主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受制于人。   中国推行“双循环”策略,重点增加科研经费投入,积极组建创新联合体,同时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寻求合作机会,推广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范围,旨在逐步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   相比之下,美国的情况并不乐观,常常显得缺乏长远规划,政策也总是变来变去。例如,关税政策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产业补贴也引来很多争议,企业对此颇有意见。   在国际事务上,美国搞“小圈子”的策略越来越不吃香,东南亚国家更愿意和中国合作,甚至连以前的好朋友也开始和美国疏远了。   这场博弈,说白了,不是简单的互相让利,而是争夺未来世界怎么走的决定权。中国之所以能稳住,是因为它看透了美国搞霸权的套路,明白发展的主动权有多重要,也看到了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改变。   中国不轻易让步,不是为了图一时痛快,而是为了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手里。那么,未来全球到底是谁说了算?是靠拳头说话的强权政治,还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合作共赢?

0 阅读:0
思真娱娱

思真娱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