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显庆元年,宰相李义府巡察大理寺监狱,意外看见一名女囚,虽身陷囹圄,却难掩其丰满

海冬谈文 2025-07-06 12:27:45

唐显庆元年,宰相李义府巡察大理寺监狱,意外看见一名女囚,虽身陷囹圄,却难掩其丰满美艳的姿容,在晦暗牢狱里格外刺目。李义府素来以贪色闻名,此刻心头骤起波澜,一股难以抑制的占有欲如野火般升腾。 他不动声色地踱近几步,将这女子看得更加真切。只见她容颜姝丽,神情凄惶,更添几分令人心折的楚楚之态。李义府喉头微动,当即不动声色地将随行的大理寺丞毕正义一把拽到远离众人的角落。他目光如鹰隼般攫住毕正义,压低了嗓子,那声音里却透出不容抗拒的威压:“此女……本相观之,定有莫大的冤屈沉埋!速速将其秘送至我府邸之中。事关重大,老夫当亲审此案,今夜便见分晓!” 毕正义闻言,心头猛地一沉。他深知此女身份——淳于氏,因牵涉一桩通奸重案,正被收押严审,案情复杂,远未到定论之时。李义府所谓“亲审”,其意昭然若揭。毕正义背脊瞬间渗出冷汗,他不过是大理寺中一个品阶不高的官员,面对当朝炙手可热的宰相这赤裸裸的索要,既不敢当场顶撞,又不甘沦为虎狼爪牙,污了法司清名。在权势的威逼之下,毕正义艰难地吞咽着恐惧,最终只能垂下头,用细若蚊蚋的声音应承道:“下官……遵命。” 当夜,淳于氏便被悄然带离阴冷的大理寺狱,送入了李义府的相府。从此,那扇朱门之内发生了什么,外人无从知晓。只知淳于氏再未回到她该去的囚牢。 然而,长安的官场,从来不是密不透风的铁桶。宰相强夺女囚的骇人风声,终究传到了一位刚直不阿的监察御史耳中——王义方。王御史闻之拍案而起,胸中义愤如沸。他深知此风若长,纲纪必将彻底崩坏!王义方不顾个人前程,毅然决定履行监察之责,于显庆元年八月,郑重具本,向高宗皇帝李治上奏弹章,矛头直指当朝宰相李义府,将其强夺女囚、枉法乱纪的罪行一一陈明,同时亦将大理寺丞毕正义屈从权贵、徇私枉法之过一并揭露。 弹章如巨石投入深潭,朝堂顿时震动。李义府闻讯,惊怒交加,更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他深知此事若被彻查,后果不堪设想。为求自保,他必须斩断所有可能指向自己的线索——毕正义,这个经手其事的卑微官员,便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李义府立即利用其巨大的权势,编织罗网,对毕正义施加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史书对此语焉不详,只留下冰冷的记载:“正义惶惧,自缢于狱中。” 毕正义的死讯传来,朝廷上下弥漫着无声的惊悚。他死得如此“恰到好处”,恰在皇帝可能下令深入追查之前。官方对此的结论,只能是轻飘飘的四个字——“畏罪自杀”。这结论,如同精心覆盖在深渊之上的一层薄雪,勉强维持着表面的平静。李治皇帝面对毕正义之死与李义府的辩白,或许亦有疑虑,但此刻的李义府,是武皇后在朝堂上最得力的臂膀之一,其权势盘根错节,炙手可热。最终,此事竟以毕正义“畏罪自杀”草草收场,李义府毫发无损,权势反如日中天。至于那位引发一切风暴的淳于氏,则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无人知其最终命运,仿佛从未存在。 李义府非但未受惩戒,气焰愈加嚣张。他从此更加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排斥异己,其行径在史书上留下“笑中有刀”、“人猫”之恶名,其权势之跋扈,为大唐开国以来所罕见。毕正义那具悬于狱梁的冰冷躯体,与淳于氏无言的结局,共同构成了一幅触目惊心的盛唐暗影——它无声地诉说着,当权力挣脱了律法与道德的缰绳,其践踏人间公义与个体生命之轻易,竟至于此。史笔如刀,刻下这斑斑印记,警示后世:纵使煌煌盛世,若无刚正脊梁撑持律法天平,暗处滋生的毒藤,亦能悄然绞杀天光。李义府

0 阅读:0
海冬谈文

海冬谈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