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方非常的生气!印度中将声称,中国对印度是“借刀杀人”!7月4日,根据印媒报道,印度拉胡尔·辛格中将表示,中国宁愿利用邻国给印度造成“伤害”,也不愿卷入北部边境的冲突。印媒表示,辛格中将引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三十六计》,即借刀杀敌,来解释中国通过巴基斯坦“伤害”印度的计划。 这番言论引发广泛关注,但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逻辑漏洞和事实偏差。 辛格中将声称,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包括歼 - 10CE 战机、红旗 - 9BE 防空导弹等,并认为这些装备在印巴冲突中对印度造成了 “伤害”。 然而,这种说法完全颠倒了因果关系。回顾冲突背景,是印度率先在克什米尔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主动挑起争端。 巴基斯坦作为被侵略方,出于自卫目的使用包括中国武器在内的装备进行反击,这是国际法赋予的正当权利。 若印度没有主动攻击,何来后续的挫败?中将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实则是为印军的失利寻找借口。 中将援引《三十六计》中的 “借刀杀人”,暗示中国支持巴基斯坦主动攻击印度。但事实是,中国一贯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中巴之间的军事合作是公开透明的,其目的是提升巴基斯坦的防御能力,而非支持其对外侵略。 中国从未鼓励或支持巴基斯坦率先发起攻击,相反,中方始终呼吁印巴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化解分歧。中将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是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误解和歪曲。 再者,若按照中将的逻辑,印度从法国、俄罗斯、美国、以色列等国购买大量先进武器装备,是否也意味着印度成为这些国家的 “实弹实验室”? 例如,印度空军的 “阵风” 战斗机、陆军的 T-90 坦克等,均来自不同国家。这些装备在印巴冲突中同样被使用,按照中将的思维,印度岂不是在为多国提供武器测试平台?这种双重标准的言论,显然难以服众。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冲突后往往通过 “胜利叙事” 来塑造国内舆论,将实际的挫败粉饰为 “战略克制” 或 “有效回应”。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如果印度在冲突中取得所谓 “大胜”,军方是否还会抛出 “借刀杀人” 的言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种选择性的指责,暴露出印度军方在面对失利时的心态失衡。 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大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在历史上曾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多次重申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边界问题的意愿。 中国始终认为,中印应秉持睦邻友好的原则,推动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印加强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辛格中将的言论,本质上是将内部矛盾外部化,试图转移国内对军事失利的关注。这种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损害中印关系的大局。 希望印度军方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印巴冲突,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观念,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南亚地区的长治久安。
印度媒体宣称“亚洲是印度的亚洲”,印度甚至对周边国家发出威胁,声称“必须选边
【125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