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是升学宴扎堆的季节。朋友圈被“金榜题名”“诚邀赴宴”刷屏,饭店排得满满当当。原本该是孩子人生阶段性小成就的庆祝,如今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默默列入“最怕接到的通知”。 比起结婚请帖,升学宴的“炸裂感”甚至更强。为什么? 因为它既无惊喜,也无选择,充满社交套路。 婚礼至少还是人生大事,一个请帖背后可能是一次久别重逢,或一份真心祝福;但升学宴,大多只是“人情的收割机”和“饭局的重复堆叠”。 你不想去吧,怕“情分尽了”;去了吧,又觉得“人在局中身不由己”。 而更令人厌烦的是那种**“我们家孩子考上了××大学,不来捧个场?”**的微妙情绪。 一句话,既有炫耀、又有绑架——你不给红包,就等于不给面子;你不给面子,就成了圈子里的异类。 这种情绪勒索,比结婚还硬核。 更别说现在不少家长,把升学宴当成“炫娃大会”: 考上985、211要请,考个普通本科也要请,甚至高职高专也要“象征性摆几桌”。 你会发现,饭桌上的焦点早就不是孩子,而是家长的面子、人情的交换、关系的维系。 于是,本来该属于孩子的高光时刻,被成年人用来攒人脉、赚人情、比排场,一桌饭吃下来,宾主皆累,形式大过意义。 我们不是反对升学宴,而是反对它变成一种带压力的、被滥用的社交道具。 🎈孩子考上大学,值得庆祝; 🎉亲友送上祝福,也很温暖; 但如果一切变成“你随我,我好随你”的连锁循环,那么这顿饭就早已失去了它最初的纯粹和真诚。 别让孩子的人生起点,成为大人的人情负担。 一份祝贺,可以是一条消息、一声问候,也可以不带红包,只带真心。
什么比婚宴更让人厌恶
抽烟不喝酒饮茶不读书
2025-07-06 01:54:59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