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例了!”福建,女孩高考考了690分,在全省排第二,把家人给激动坏了,直接开了祠堂让她进去拜祖。网友:光宗耀祖具象化了!
福建安溪县的詹舒雯,今年高考考了690分,拿了福建省文科第二名,也成了安溪县的文科状元,顺利被北京大学录取。
这消息一传开,整个家族都跟着高兴。按当地老规矩,家族直接安排她和家人进了祠堂祭祖。
视频里,詹舒雯穿着校服,肩上披着红绢带,上面印着“2025年高考福建文科榜眼”几个大字。
她站在祠堂里,表情挺淡定的,旁边的家人戴着红花,周围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乡亲。
其实家族安排进祠堂,表面是庆贺,背后是老传统的延续。
在福建、广东这些地方,祠堂一直是个挺重要的地儿,既是精神寄托,也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孩子考上清华北大这种顶尖学府,对全族来说都是大事,进祠堂拜祖,等于把个人成就和家族荣耀直接挂钩了。
詹舒雯本人呢,全程挺平静,没太激动。这种淡定的态度,年轻一辈其实挺常见。对他们来说,高考成功更多是个人努力的成果,祠堂仪式更像一种不得不配合的“传统流程”。这态度倒不是说她不尊重,而是两代人看待荣誉的方式不太一样,老一辈重“光宗耀祖”,年轻人重“自我实现”。
这仪式本身,如今也处在个尴尬期。一方面,很多老祠堂面临拆迁或改造。
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对跪拜磕头这类形式,接受度越来越低,觉得没必要。但有意思的是,抵触归抵触,多数人最终还是会像詹舒雯这样,选择配合完成仪式。
这种妥协背后,其实是两代人的相互让步:老人不再强求严守旧礼,年轻人也愿用鞠躬等更自在的方式表达敬意。
说到底,祠堂能不能延续下去,关键不在形式多传统,而在它承载的精神,比如重教育、守家训、讲团结。只要相互留点空间,总能找到平衡点。毕竟,真正的家族传承,不在磕不磕头,而在认不认那份共同的来处。
杰三
跪拜祖宗不丢人
木头人 回复 07-06 12:04
狗屁逻辑
人间正道 回复 07-06 13:56
你这是错认祖宗!
浩淼星空
挺好的,考试好了,家谱单独给你开一页。
用户10xxx42
中国人该有的样子
谁许谁一世真情
无论什么样的形式庆贺,就是开心,长脸,少说那些没用,说费话的人你去试试
一念
凝聚力
真心汉子
女人不能进祠堂
雪狼2298113999 回复 07-05 23:51
没有女人你在哪里呢?
金赢
奖勤奖优是鼓励竞争,仁爱也要讲,建议同时补助穷困生
心有所执 必有所成
给他一套河南,山东,江苏的试卷做一下,还是'和这个分数八九不离十就佩服她[鼓掌]
用户16xxx78
福建还考个锤子啊,直接移民海外了
用户16xxx56 回复 07-06 12:49
你羡慕不 还是🍇太酸了
Oreo
别问,问就是,这女孩到底能不能进族谱?!!
体育老师 回复 07-06 10:24
族中女人都能进族谱,只是不记录她与外族人生下的后代。
Oreo 回复 体育老师 07-06 13:31
各地规矩不一样,我导师当时同意给村里捐20w修路,就一个条件,女儿进族谱
大海
光宗耀祖
毛毛
小便,瞎骗乱造!
楚天龙吟
如此优秀又美丽,老祖宗待她不错![点赞][点赞][点赞]
天涯浪子
小黑:都是我的菜
我是人
女的也能进祠堂?这么小出嫁了吗?
随喜
以前,族谱是有记某男生某子某女的,并且嫁何处何人也会记录的。但现在婚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离,那就不知道怎么记录了!同理,女人嫁入的,也会记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