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24小时连斩俄军三员大将!海军副司令遭斩首,俄军报复性轰炸基辅机场 7月2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7-05 15:30:13

乌军24小时连斩俄军三员大将!海军副司令遭斩首,俄军报复性轰炸基辅机场 7月2日至3日,俄乌战场突发重大变故,乌克兰军方在24小时内连续实施三次精准打击,导致俄罗斯三名高级将领身亡。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俄海军副总司令米哈伊尔·古德科夫少将,他在库尔斯克州边境的指挥所内被乌军导弹击中,与11名军官一同阵亡。 这是自冲突爆发以来俄军阵亡的最高级别军官之一,其遇袭地点位于俄罗斯本土,凸显乌军情报渗透能力已深入俄后方。 古德科夫的阵亡细节显示,乌军使用四枚高精度导弹直接命中指挥所。当时他正在主持作战会议,讨论对顿巴斯地区的进攻计划。 俄媒推测,乌方可能通过无线电侦察或内部间谍锁定了目标位置,甚至有分析认为俄军驻地存在“内鬼”。 此次袭击正值俄军在顿涅茨克集结11万兵力准备发动大规模攻势之际,乌军的斩首行动直接打乱了俄方部署。 几乎与此同时,俄安全部门高层也遭遇重创,7月3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第5局局长亚历山大·波波夫在莫斯科郊外的住所附近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 该部门负责反间谍和国内安全事务,波波夫的遇刺被俄官方定性为“恐怖袭击”,乌方虽未直接承认,但俄媒指出近期多起针对俄高官的暗杀事件背后均有乌克兰情报机构的影子。 俄军迅速展开报复,7月4日凌晨,俄罗斯发动“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空袭之一”,动用550架无人机和数十枚导弹对基辅进行持续五小时的轰炸。 基辅茹良尼国际机场和瓦西里科夫空军基地成为主要目标,俄军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对机场跑道和停机坪进行精确打击,导致机场设施严重受损,部分航班被迫取消。 基辅市长克利奇科通报称,此次袭击造成23人受伤,市内多处电力设施瘫痪, 俄国防部声明强调,此次打击是对乌军“恐怖主义行径”的回应,目标包括乌无人机生产企业、军用机场和炼油厂。 乌克兰空军称,防空系统拦截了478个空中目标,但仍有部分无人机突破防御,对市区造成破坏。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谴责俄军“无差别攻击平民”,并呼吁西方加强防空武器援助。 分析人士指出,乌军此次行动旨在通过“打将不打兵”的策略削弱俄军指挥体系,同时为外交谈判争取筹码。 古德科夫作为普京亲自提拔的将领,其阵亡对俄军士气造成沉重打击。而波波夫的遇刺则暴露了俄本土安全网络的漏洞,此前已有多名高级军官在莫斯科及周边地区遇袭。 美国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特朗普政府此前暂停部分对乌军援,但乌方仍获得了北约的情报支持,包括卫星侦察和实时定位数据。 俄媒推测,乌军导弹可能使用了美制“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而袭击时机恰逢美俄领导人通话后不久,暗示背后存在复杂的地缘博弈。 俄罗斯的报复行动不仅针对军事目标,更试图通过基础设施破坏削弱乌克兰的战争潜力,瓦西里科夫空军基地是乌军无人机和战术导弹的重要发射场,此次袭击导致其短期内难以恢复运作。 而基辅机场的受损则影响了西方援助物资的运输效率,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的后勤压力。 国际社会对此次冲突升级反应不一。 欧盟谴责俄方袭击平民,承诺继续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美国则表示将重新评估对乌军援,强调需“与国防优先事项保持一致”。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但未能达成实质性决议,中俄等国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俄乌冲突已进入“边打边谈”的僵持阶段,乌军的斩首行动虽暂时迟滞了俄军攻势,但俄方通过大规模空袭展示了持续作战的决心。 随着冬季临近,双方在能源、后勤等领域的博弈将更加激烈,而美国的态度变化.从“坚定支持”转向“交易式调停”可能成为影响战局走向的关键变量。 这场24小时内的高强度对抗,既是军事技术的较量,也是情报战和心理战的缩影,乌军以极小代价换取战略优势,俄军则以火力压制回应,双方均试图通过行动重塑战场主动权。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