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是魔鬼!”浙江,一名50岁的女子发现老公背叛,他的住处和车内竟然经常出现陌生女人的踪迹!女子顿时怒火中烧,带着儿子就要上门查证。岂料!没看见陌生女子,倒是把老公打成重伤,光是治疗都花了1万多元。万万没想到,老公选择了报警,女子被拘留五天,儿子被拘留六天。事后,两人为了离婚还闹到了法庭!
在浙江,一位50岁的陈女士和她的儿子刚从拘留所出来,一段维系了几十年的婚姻,也正走向彻底的终结。这出家庭悲剧的导火索,是愤怒与冲动,而结局,却是亲者痛,仇者或许也并不快活。
陈女士与丈夫的婚姻,并非一开始就问题重重。他们也曾有过蜜月期,只是随着时间流逝,亲密逐渐被冷淡侵蚀。丈夫的心似乎早已不在家里,他开始“放飞自我”,甚至连续五六年不怎么回家,家庭关系名存实亡。陈女士不是没有察觉,为了孩子,她选择了忍。
其实,信任的裂痕早就存在。丈夫过去就有过不忠,那次还是年幼的儿子出面,苦苦劝说,才让这段婚姻勉强维系。可破镜难圆,旧伤始终是心头的一根刺。
陈女士不是没想过放手,但念及多年的情分,她选择了一种“眼不见心不烦”的策略,日复一日地将怨气压在心底。这听起来是隐忍,实则不过是将火药埋得更深。
引爆这一切的,是一段手机短视频。那天,陈女士无意间刷到一个画面:一个陌生女人,不仅出现在她丈夫的住处,甚至还坐在她丈夫的车里。这一幕,彻底击垮了她。
旧日的背叛感与此刻的羞辱感交织,让她怒火中烧。她几乎没有思考,立刻叫上已经成年的儿子,直奔丈夫的住所,准备“找那个女人算账”。
可事情的发展,偏离了她的预想。母子俩气势汹汹地赶到时,视频里的女人并不在,屋里只有丈夫一人。满腔的怒火找不到目标,长期积压的怨气瞬间决堤。陈女士声泪俱下地控诉,儿子见母亲痛苦,也跟着痛斥父亲。
言语冲突迅速升级,情绪失控的母子二人,竟直接对丈夫动了手。这一通打,下手不轻,丈夫被打成重伤,仅医药费就花了一万多元,直接进了医院。
这次挨打的丈夫没有忍气吞声,而是直接报了警。警方介入后,事实清晰:陈女士母子殴打丈夫致其重伤,已构成家庭暴力。最终,儿子被行政拘留六天,陈女士自己也被拘留了五天。从拘留所出来,陈女士追悔莫及,但一切都已失控。
即便如此,她仍想挽回些什么。毕竟,两人还有共同的儿子,几十年的夫妻。她通过调解员向丈夫提出两个选择,试图施压:要么离婚,但丈夫必须支付经济赔偿;要么不离,但丈夫今后每月必须给她1000元生活费。
丈夫这次铁了心。他坚决否认出轨,称视频里的女子只是“普通朋友”,并对陈女士的条件一概拒绝。反倒是他,直接将妻子告上法庭,坚决要求离婚,再无半点妥协与原谅。
我国《民法典》规定,只有“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等重大过错,无过错方才能请求损害赔偿。前者是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后者是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显然,仅凭一段短视频,陈女士很难证明丈夫达到了这种程度,她的怀疑需要更确凿的证据。
反观陈女士和儿子的行为,性质则严重得多。殴打丈夫致其重伤,是毫无疑问的家庭暴力,甚至涉嫌触犯《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在这种情况下,当丈夫起诉离婚时,法院几乎必然会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而在财产分割上,陈女士作为施暴的过错方,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这件事在网上也引发了复杂的讨论。有人同情陈女士的遭遇,但更多人认为她的处理方式既冲动又无力。本该早早止损,却选择了最糟糕的以暴制暴,结果把自己和儿子都拖进了深渊。亲手伤害丈夫,也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家庭。
这起案件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婚姻困境中的一种典型困局。面对感情危机,最不明智的做法就是诉诸暴力。因为在法律面前,暴力没有立场之分,只有施暴者和受害者。
信源:《女子带儿子打伤出轨老公后双双被拘 陈女士刷到一个视频,发现视频中女子所处的环境是自己丈夫的住处。》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