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发炮弹,帮我国一雪前耻,但今天看来我们损失至少36亿,就在今年的1月份

修竹崽史册 2025-07-05 13:15:51

.俄罗斯一发炮弹,帮我国一雪前耻,但今天看来我们损失至少36亿,就在今年的1月份,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被俄罗斯一颗导弹砸下来,“通”的一声就成了一片废墟,这视频传到网上之时,我国的网友无不欢呼,俄罗斯帮我国一雪前耻,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马达西奇对于世界航空工业的重要性不可小觑,这家公司的前身就是苏联时期航空发动机的核心制造基地,无论是运输机、军用飞机还是各类直升机,大多数的“心脏”都出自这里。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这项工业遗产,马达西奇一度成了乌克兰仅剩的全球竞争力企业,还给很多国家出口发动机产品。   那架著名的巨型运输机安-225,用的发动机也是马达西奇制造的,长期积累下来这家公司不仅有一整套成熟的技术,还有许多珍贵的人才和工艺流程,这些东西哪怕是一些发达国家也很难短时间完全掌握。   中国跟马达西奇的渊源不浅,早在十几年前中国正处在航空发动机技术“突围”的关键阶段,那会儿,中国想自主研发高性能发动机,一直在和世界先进水平较劲。   马达西奇当时手里有现成的发动机和完整的供应链,于是中国和它展开了合作,从引进优质发动机到技术交流,再到国内研发团队实地学习,这条合作链条越走越深,这不仅填补了部分发动机技术短板也节省了很多宝贵时间。   2017年,中国企业和马达西奇开始洽谈收购,想要把核心技术和设备连带团队一起带回国内,这个机会如果能抓住,特别是在关键的航空动力系统、特殊材料处理等方面,可以大大提升中国整体技术水平。   对于乌克兰来说企业连年亏损,找到实力雄厚的新伙伴也能缓解经济压力,双方初期谈得还是很顺利,计划投入达几十亿合作意向也很明确。   再好的计划也抵不过大国之间的较量,美国担心乌克兰把马达西奇卖给中国后,中国在军用航空发动机方面提升太快,于是直接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不仅牵制了乌克兰方面的决策,还制裁了中方相关企业。   乌克兰夹在中美之间先是表示支持中国收购,后来又因为压力大突然变卦,把收购案无限期搁置,这场跨国并购不了了之,双方投入的大量精力和资金都没有看到实质性成果。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僵持下去了,没想到2022年俄乌冲突突如其来,马达西奇的老厂址在扎波罗热成了战争前线,企业早有准备把部分设备安排转移,最核心的研发基地和不少重要资料根本带不走,一颗导弹下来许多珍贵的生产线、历史文档和工艺诀窍完全毁于一旦。   国内不少网友情绪高涨觉得俄罗斯帮中国“间接出了一口气”,甚至有人把之前收购不成的怨气和现实打击联系在一起,试图从情绪上寻找到点补偿。   这种被动的“解气”说到底只是心理层面的安慰,马达西奇的技术被摧毁中国不但损失了巨额前期投入,更失去了再向这个技术源头学习、合作的机会。   这种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转移本来就很难得,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发现曾经拥有的窗口已经彻底关上,那才是真正让人遗憾的地方。   对中国来说这件事情的影响远不止于经济账面上的几十亿损失,在产业技术发展上的挫折尽管近年来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不断取得自主突破,新型发动机也相继服役,这种核心科技的积累完全靠自家一点点攻关,难度和周期远超外界想象。   马达西奇几十年沉淀下来的资料、人才和设计经验,本可能帮助中国节省很多宝贵时间,现在局势发展到这一步,等于当年能够“抄近道”的机会彻底消失了。  

0 阅读:2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