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什么装备是中国看上但俄罗斯不愿意卖的?这么说吧,就算中国拿10艘055来换北风之神,毛子也不可能答应,别看现在俄罗斯的经济不景气,但人家军事上还是很强大的。 为什么说俄罗斯对核心军备这么谨慎?其实原因很简单,像战略核潜艇、最新一代隐身轰炸机、全套预警控制系统这些装备,是俄罗斯自视为世界大国最底层的保证,冷战时期积累下来的家底就这些技术最精华。 卖出去不仅等于把最后的保险卖掉,还等于给别人留下突破自己安全体系的机会,风险实在太大,就算中国开出看起来再有吸引力的条件,俄罗斯依然不会动摇。 军事技术到底是“命根子”,经济再需要也得让道,这是俄罗斯军方、国防系统、科技集团背后的集体考量,真正尖端的武器俄方会极小心地守住底线。 很多人觉得中国现在造舰、造弹、电子系统都世界领先,工业能力远超很多国家,为什么还总是惦记俄方那些技术? 的确,中国军工这几年飞速进步,不管是舰艇、飞机、导弹、电子系统,都有了自己的体系,但在极少数几个领域里,比如核潜艇的静音降噪技术、超级复杂的核动力系统,超远程反潜能力这些硬核门槛,中国和世界顶级水准还是有点差距。 俄方这些最保密最精细的技术,属于“买不来、请不动、教不会”的类型,哪怕彼此关系再好,对方也很难真正松口,这些东西不仅仅关乎一两年的短期优势,更是战略安全的护城河。 俄罗斯在对外军售一直有非常明确的分层,除了最普通的坦克、老式飞机这些“经济型”武器,他们顶级装备要么降配,要么设限,要么干脆不卖。 像苏-35、S-400这些出口型号,技术上和自用的还真有门槛,而且合作内容全都是在彻查背景、谈判细节和“捆绑”技术细节后才可能批量交付。 到涉及核心战略系统,比如“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新型侦察和预警体系、通信加密技术这些,哪怕中方谈判再多轮,都碰不到门槛线,俄罗斯军方对这类东西想得相当清楚,绝不会给别人留“后门”。 有人设想,中国可以出大手笔,比如大量万吨大驱、先进雷达系统等等,用自身优势产品和俄罗斯做交换,可从根子上讲,军火和别的生意不一样,价值根本不是市场标价能衡量。 很多核心装备已经和国家安全、全球话语权、战略制衡挂钩,俄方一旦外卖这些东西,核心“牌”就交出去了,到那时别说经济收益,战略损失压根无法弥补。 中俄军事合作大多数领域都是以有限技术、有限范围交流为主,很多报道听起来热闹,比如中国引进苏-35、S-400,实际上都是技术降级、技术封装后的版本,至于涉及通信加密、核潜反噪、深海作战这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两国信息交流其实极其有限。 俄罗斯也确实会为防止技术外泄做足封控,比如出口型号和自用型号技术细节完全分开,甚至卖出去的武器还会加装“锁”,防止他国自行开发升级。 中俄这种军事关系永远是“合作但不彻底捆绑”,彼此保持边界感,哪怕交流做得再近,最核心保护国家安全的“命根子”技术依然紧紧握在自己手里。 即使中国再有吸引力的资源、再多的市场诱惑,只要触及了俄罗斯的战略底线,对方绝不会松动,在他们看来,把核心战略核潜艇或者最精密侦察系统转手,无异于自动切断了未来国际博弈中最有力的后手。
现在还有什么装备是中国看上但俄罗斯不愿意卖的?这么说吧,就算中国拿10艘055来
修竹崽史册
2025-07-05 11:15: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