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钱闹的!”河南,88岁老人车祸去世,5个子女拿到32万的赔偿金,不料分配之后不久,大哥竟然后悔了,认为自己分得少,还找律师去打官司,然而弟弟的话让人难过。网友:养老的时候不平分,分钱的时候要平分了?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7月4日的报道,河南洛阳,一场车祸意外终结了88岁李奶奶的生命,却让她的五个子女陷入一场关于32万赔偿金的漩涡。谁也没料到,这份带着悲痛的补偿,会成为亲情崩塌的导火索。 拿到钱不足两月,大哥突然反悔,以“分配不公”为由聘请律师起诉亲属,而弟弟在采访中颤抖的控诉,让无数网友心头一震。 今年春末,李奶奶被撞身亡,肇事者赔付的32万里,包含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项目。五个子女围坐在老宅院堂屋协商分配时,空气里浮动着微妙的尴尬:这些年,李奶奶的养老图景本就明暗不均。 弟弟李先生守着老宅,数年如一日给母亲喂饭擦身、跑医院拿药,甚至悄悄借债垫付医疗费;大哥远在外地,每年回来两三趟,过节转账千元就算尽孝。 协商时,大哥没太多异议——毕竟自己付出肉眼可见地少。可钱揣进腰包后,大哥越想越不是滋味:“32万平分的话,每人能拿6万多,我到手的怎么差了两万?”这份“算账”的心思,让他不顾情面地找来律师,主张“死亡赔偿金是遗产,必须平分”。 7月3日,面对镜头的弟弟李先生,指节因攥紧衣角泛白。他灰白的头发蓬乱,声音带着哽咽的颤意:“妈卧床那年,是谁端屎端尿?是谁大冬天骑车去城郊买药? 我出钱出力的时候,从没算过‘自己亏了多少’,只想着妈养我一场……”说到这里,他猛地抹了把眼角,“现在倒好,大哥说‘赔了32万,得平分’,可当初养老的时候,怎么没人说‘赡养也要平分’?” 采访里,弟弟反复提到“出于妈妈养我”才没计较分配,可这份朴素的孝意,如今被金钱撕得支离破碎。 网友们的评论扎得人心慌:“养老时当甩手掌柜,分钱时当算盘精”“亲情账单一旦启动,算清了钱,算散了心”。 事件发酵后,社交平台上满是叹息。有人翻出“养老时谁管老人多谁吃亏,分钱时谁想得多谁有理”的扎心定律;有人模拟大哥心态:“反正养老没出多少力,分钱时必须追平”。 更有人痛斥:“32万像照妖镜,照出了‘尽孝靠演,分钱靠抢’的荒诞”法律层面,死亡赔偿金并非遗产,分配时本就会考量赡养贡献、情感依赖等因素。 可亲情的账,哪是法条能算清的?弟弟这些年为母亲熬白的头发、跑断的腿,大哥的探望、稀薄的转账,早把“付出权重”写进了每个子女的记忆里,如今却要掰扯成冰冷的数字。 这场官司还没开庭,但李奶奶遗留下的旧物——褪色的全家福、弟弟记满药名的笔记本、大哥每年寄来的汇款单,都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温度。 32万赔偿金像一把利刃,划开了“赡养”与“分钱”的矛盾:有人在父母身前逃避责任,却在身后索要平等;有人默默扛下一切,却在纷争里被刺得遍体鳞伤。 或许每个家庭都该警惕:当赡养开始算计“谁出得多”,当分钱执着追求“谁拿得少”,亲情就不再是港湾,而是竞技场。 李奶奶若能看见,该多心疼——她用一生哺育的儿女,最终要在法庭上争个你输我赢。 这场纠纷会如何收场?法律会给一个判决,但被金钱划破的亲情,还能缝补如初吗? 或许我们都该问问自己:父母在时,我们给的是“养老”还是“敷衍”;父母走后,我们争的是“公道”还是“贪心”。毕竟,有些东西一旦碎了,比32万更贵,也更难赔。
“人走茶凉?”2021年上海,老人去世后,家中保姆协助老人儿子办理了身后事,两个
【105评论】【1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