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军人优先的理由!河南,男孩不慎掉入黄河,父亲下水也被困在水里,不料一名休假

瑶梦柔风吟 2025-07-04 14:10:24

这就是军人优先的理由!河南,男孩不慎掉入黄河,父亲下水也被困在水里,不料一名休假的军人立刻挺身而出,眼看水流湍急,他立刻拿出了一件“工具”。事后他的一番话令人泪目。网友感叹:在黄河汛期能救人,实在是厉害! 据荔枝新闻7月3日的报道,七月的黄河岸,暑气裹着泥沙味扑面而来,河水因汛期翻涌着浑黄的浪。河南一段河岸旁,游客的惊呼声突然刺破喧闹。 一个男孩踩滑栽进水里,瞬间被暗流卷得打转,眨眼间就离岸边远了数米。 孩子父亲几乎是本能地纵身跃入水中,可黄河汛期的水太凶,浪头像看不见的手,刚碰到孩子,就把父子俩一同往下游猛拽。 岸边人群慌了神:有人伸手够不到,有人举着手机报警却颤抖得按不动快门,水流奔腾的呼啸里,父子俩的身影越来越小。 这时,蒋召阳冲了过来。这个现役军人本来趁着休假来河边散心,听到动静的瞬间,休闲装下的身子已经绷成了箭。 他边跑边解随身带着的吊床绳——那是他出门习惯备着的物件,谁也没料到,此刻竟成了救命的“武器”。冲到岸边,他甚至没顾上喘口气,先把绳子往礁石上狠绕两圈,打了个死结,又使劲拽了拽,确定能扛住冲击力,才将另一头猛地甩进水里。 水里的父亲呛得说不出话,却死死把孩子护在怀里。蒋召阳对着漩涡里的身影喊:“叔!抓住绳子!先把孩子送上来!” 父亲勉强抬了抬手,哑着嗓子挤出几个字:“先救……我娃……” 蒋召阳咬着牙,一边调整绳子角度,一边把身子往水里探,尽量让绳头离父子俩更近。 黄河水冲击力像铁锤,每拉一下,他手掌都被勒得生疼,可眼睛却死死盯着水里的两个身影,半点没松劲。 周围人也动起来:有人扑过去按住礁石上的绳结,有人递来毛巾却被他摆手推开。终于,孩子抓住了绳子,蒋召阳和众人合力拽,喊着:“把脚蹬着石头!往上爬!” 孩子吓得直哭,身子一个劲往下滑,蒋召阳急得嗓子都破了,直到孩子终于被拽上岸,瘫在别人怀里发抖。 救父亲时更难了。水流似乎更猛,蒋召阳索性半跪在地,拿膝盖抵着礁石,把绳子又紧了紧,后背绷成一张弓。 父亲呛得厉害,抓绳的手直打滑,蒋召阳在岸上喊:“叔!别松手!我拉您!” 每一声都带着颤,却透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当父亲终于被拽上岸,一落地就抱着孩子泣不成声,蒋召阳蹲在旁边拍他后背顺气,自己额头的汗顺着下巴滴进泥沙里,后背的衣服早湿透成了深色。 事后有人问蒋召阳怕不怕,他挠挠头:“当时就想,我是军人,不能看着人往下漂。那当爹的求我先救孩子,当父母的太让人心酸……” 这话传到网上,网友们的留言炸出一片滚烫:有人翻出黄河汛期“每秒数千立方米流量”的数据,感叹“敢在这时候救人,是把命豁出去了”; 有人说“终于懂了‘军人优先’不是特权,是他们把生的机会先让给我们”;还有人回忆起火车站里,军人默默帮老人扛行李的背影,“原来他们的担当,藏在每一个本能的瞬间里”。 蒋召阳只是无数军人中的普通一个,可就是这样的普通人,在危险面前瞬间切换成“守护者模式”:穿着便服,却带着刻进骨髓的警觉。 享受假期,却把“待命”当成条件反射。黄河水再急,冲不散他们的坚守;险境再凶,灭不掉他们眼里的光。 当我们坐在屏幕前,看着蒋召阳的故事,或许该明白:“军人优先”优先的,是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扛起,对“人民”二字的滚烫承诺。 下次遇见“军人优先”的标识,不妨笑着让个步——因为他们的“优先”,从来都是把生的希望,先捧给别人啊。 你身边有过这样的军人故事吗?或者对“军人优先”有了新的感触?来说说吧,让这些藏在平凡里的英雄气,被更多人看见。

0 阅读:0
瑶梦柔风吟

瑶梦柔风吟

只会拙笔垦史田,阡陌纵横,当心脚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