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大学教授何家庆来到深山调研,由于过于饥饿,于是就向村民讨吃的,不料,

梦想者的奇妙 2025-07-04 20:00:53

1998年,大学教授何家庆来到深山调研,由于过于饥饿,于是就向村民讨吃的,不料,村民居然端来一碗猪食,没想到,何家庆不仅没生气,甚至接过那碗猪食,泪流满面的吃了起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8年,一位大学教授走进了西南深山,他名叫何家庆,彼时已近五十岁,原本是安徽大学的植物学教师,研究植物分类与药用植物已有多年,那一年他带着全部的积蓄和数十年的积淀,只身踏入贫困山区,想用实地调研的方式,为当地寻找适合的农业出路。 这个决定背后,没有掌声,也没有赞助,他只带了一个背包,一摞笔记本,一夹植物标本袋,以及少得可怜的干粮。 进入山区的第一个月,他的体力就遭到了严峻考验,这里地势陡峭,道路泥泞,村落之间的通行全靠步行或人背马驮,每一次翻越高山,何家庆都要在雨雾中摸索前行,有时一走就是十几公里,连口热水都难得喝上。 他常常在村口的废屋里过夜,干粮逐渐消耗殆尽之后,他只能靠野果充饥,有时甚至连野果也寻不到,只能煮些树皮杂草勉强度日。 一天长途跋涉让他几乎虚脱,他强撑着走进一个偏僻村庄,想找些吃的恢复体力,村子只有几户人家,石墙土屋,门前光秃秃的土地上连根青菜都难觅,他敲开一户村民的门,说明来意,对方愣了一下,进屋后拿出一个黑陶碗,里面是一种黑褐色的糊糊。 那糊糊稠得发黏,混着粗糠、菜叶和残渣,一股刺鼻的酸味扑面而来,那是村里用来喂猪的杂粮渣,也是贫瘠生活中最后的余粮。 端碗的人并无恶意,那是他们能拿出的全部食物,家中人丁众多,口粮早已入不敷出,这种糟粕此刻却成了他们对一位陌生人的招待。 何家庆看着碗里的东西,沉默地接了过来,他坐在屋旁墙边,蹲下身子,双手捧碗,小心地舀起一口糊状物送进嘴里,眼泪在他脸上慢慢流淌,吃完后他将空碗轻轻还给村民,站起身来,继续向前。 这碗猪食,不仅填满了他干瘪的胃,更撞击着他多年研究与行走之间形成的坚硬内心,他吃下的不只是粗粮残渣,更是一个偏远山村的苦难现实,是千万个穷苦百姓的无声呐喊。 那以后他的调研步伐愈发坚定,他开始深入了解各地的土壤与气候,寻找适合山地种植的作物,在长期的研究与实地试验中,魔芋成为他关注的核心。 这种块茎植物适应性强,对土地要求不高,在潮湿贫瘠的山地反而长得茂盛,他发现许多村民根本不知道魔芋的经济价值,任其自生自灭,何家庆决定亲自推广魔芋种植,从根本上帮助这些人改变现状。 他走村串寨,不论晴雨,在田埂上搭起简易讲台,用最通俗的语言教授栽培技术,他一边讲解,一边蹲下示范如何挖种、埋根、防虫。 有些农民不识字,他就用画图的方式讲解,有些人听不懂普通话,他便学着当地方言重复讲述,他的足迹遍及八省上百个县市,共举办了两百多场培训,直接受益者数万人,他指导成立魔芋合作社,帮助村民建加工坊,让原本一文不值的作物变成了可以换取现金的“金块”。 他的名字渐渐在民间传开,可他仍穿着旧中山装、磨烂的解放鞋,从不接受企业或个人的礼金资助,他把自己的大部分工资和积蓄都投入到调研与推广中,甚至还有一次,把全部奖金捐给了山里几名女孩交学费。 媒体开始报道他,称他为“魔芋教授”、“跑山县长”,可他从不为名所动,总是匆匆赶往下一个村庄。 直到2019年夏天,何家庆在调研途中因身体不适倒下,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在医院治疗的日子里,他依然要求助手把调研记录带来,他颤抖着手指在病床上校对每一行数据,笔迹歪歪斜斜却未有一字含糊。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却依然希望多做一点,再多走一程,临终前他签下器官捐赠书,将自己的眼角膜留给了两个贫困地区的孩子。 信源:澎湃新闻——“失踪”305天后,他还活着

0 阅读:71

评论列表

袁律师

袁律师

2
2025-07-04 21:22

赤子

梦想者的奇妙

梦想者的奇妙

梦想者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