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斯大林坟墓被挖开,军官们将其从水晶棺中抬了出来,迅速剥去他军服上的金纽扣,换上铜纽扣,随后将他装入一口普通棺材,这到底怎么回事?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1年10月31日深夜,莫斯科红场一场严密筹划已久的秘密行动即将展开,一队军官奉命赶往列宁墓,他们的任务,是将斯大林的遗体从水晶棺中移出,并转移至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公墓,这不是普通的迁葬,而是一场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政治清算。 斯大林的遗体自1953年起便被安放在列宁墓,象征着他在苏联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彼时斯大林刚刚去世,国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民众将他视为保家卫国的英雄,也是将苏联带入工业化时代的重要领导人。 他的形象高大威严,在红场上的水晶棺中,他身穿最高统帅制服,胸前佩戴着光彩夺目的金质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徽章。 可随着赫鲁晓夫逐步掌权,一场被称为“去斯大林化”的运动悄然兴起,1956年,赫鲁晓夫严厉批评斯大林在位期间制造个人崇拜、滥用权力、冤杀忠良。 他认为这些政策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原则,也背离了列宁的政治遗产,这份报告在党内外引发强烈震动,斯大林在民众心中的神圣形象开始动摇。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赫鲁晓夫不断推进对斯大林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估,直到1961年,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提出更为激进的主张:斯大林不应继续葬于列宁墓中。 他指出斯大林的统治有严重偏差,他的思想路线与列宁背道而驰,继续让两人同处一墓,是对列宁精神的冒犯,大会对此展开了严肃讨论,最终全票通过迁出斯大林遗体的决定。 为避免引发公众骚动,行动被安排在深夜进行,并以阅兵彩排为由封闭红场,执行任务的军官在夜色掩护下进入列宁墓。 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水晶棺,由于当初对遗体进行了妥善的防腐处理,斯大林面容保存完好,仿佛只是沉睡,他依旧身穿统帅制服,只是这一次,军官们依照命令将制服上的金质纽扣一一摘除,更换为暗淡的铜扣,并取下胸前的所有勋章。 换装完毕后,军官们将斯大林的遗体移入一口普通木棺,他的新墓地位于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集体公墓区域,那是为其他苏共高层领导人所设。 墓碑朴素,仅刻有“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1878–1953”,无任何职务头衔、无颂词,更没有任何光荣称号,这一切在短短一小时内悄然完成,次日没有人察觉这里曾在夜里经历一场历史的重新编排。 迁葬的决定在社会上引起复杂反响,部分知识分子与改革派对此表示支持,但也有不少普通百姓感到困惑乃至愤怒,尤其是那些在战争中深受斯大林号召而浴血奋战的群体,在他们眼中,斯大林虽有过失,但其保家卫国、推进工业建设的功劳同样不可磨灭。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迁葬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赫鲁晓夫清除斯大林痕迹的一部分,他还推动将“斯大林格勒”更名为“伏尔加格勒”,大幅撤下全国各地的斯大林雕像,删除教科书中对斯大林的高度赞誉,苏联正试图用这种方式走出过去的阴影,开启一个更透明、更改革的新阶段。 但历史并不轻易被清除,斯大林的名字虽然被移出列宁墓,但他的影响仍长时间存在于苏联政治、军事和社会心理结构之中。 后来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出于对社会稳定的考量,对斯大林的批判逐渐降温,他虽没有恢复斯大林原来的荣誉地位,但在其墓前立起一座半身像,试图寻找一个平衡点。 信源:斯大林遗体是怎样从列宁墓中迁出的——光明网
1961年,斯大林坟墓被挖开,军官们将其从水晶棺中抬了出来,迅速剥去他军服上的金
梦想者的奇妙
2025-07-02 17:34: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