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29年,胶东军阀刘珍年俘虏了老长官褚玉璞后,索要二百万大洋的赎金,后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7-04 18:09:29

[太阳]1929年,胶东军阀刘珍年俘虏了老长官褚玉璞后,索要二百万大洋的赎金,后经张学良斡旋,降为五十万,不想,刘珍年拿了褚家人的钱后,却把褚玉璞给杀了!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刘珍年) 刘珍年的脾气要追溯到少年时便露了苗头,家里虽算不上大户人家,祖上也当过清末武卫校尉,家道衰了,他小小年纪就混在私塾和街头,拳术学得有模有样,也曾因为学徒时被老板欺辱,抄起烧火棍把店东敲得头破血流。 看似莽撞,其实心里有杆秤,他信一条理,乱世里想活,就得找对船划对桨,保定军校出来后,他没少换靠山,李景林、张宗昌、褚玉璞……每一个都是他攀爬的垫脚石。 可要说狠,他对自己人也一样,张宗昌败退后,胶东成了“二刘”角斗场,刘志陆一口一个“托孤大臣”,声称是张宗昌钦点要接手残部,想把刘珍年吃得骨头都不剩。 刘珍年偏不惯着,嘴上说得顺溜,背地里直接把刘志陆的心腹挨个掐死给看,方永昌看到这阵仗,吓得连夜卷铺盖跑到大连,他知道这人一旦咬上,就没得谈。 靠这一手,刘珍年把本该四分五裂的土匪、散兵、直鲁旧部收拢成了自己的五个师,老兵新兵看在眼里,这小个子河北人真不是靠喊口号混饭吃的。 暗地里,刘还最爱念叨一句“同行不如同志”,别觉得土,他讲得通俗,意思是拉船同舟之人哪有真朋友?有的是顺风划桨的伙计,真心这东西,随时能换刀子。 也是这个理,褚玉璞家族四处托人,张学良也出面调停,看似兄弟情义,实则谁都在算盘里掺了利益,褚家背后还动用外资票号去借钱,明面是救人,暗里谁不想保留旧网子?这时候,血债种子已经埋下了。 形势转到牟平那阵,刘珍年退守牟平时,心里也动过摇晃,张宗昌隔着城墙喊话,条件开得好听,可真要跪下投降,褚玉璞那口气能咽得下? 何况当年那三十军棍把他的脸皮打得血肉模糊,这口老血,要么吐出来,要么憋死自己,正是这口气,逼得他下了死命令:突围。 他把最硬的两千人选出来,让每个人背二十颗手榴弹,褚玉璞从梦里爬起还没骂完,就被敢死队端了指挥部,那会儿褚玉璞的心肯定是凉透了,嘴上还嚷嚷“自己人别打自己人”,可刘珍年没空听,他要的不止是这一仗胜,他要后面十年都有底气。 消息传到东北,张学良看得清,胶东这块地要留给谁掌,心里早有数,密电一句话,答应“胶东善后督办”,空军再来点援助,投名状就算递到了。 可投名状不够,钱还得捞,开口索二百万,褚家老小倾巢而动,票号、洋行、盐业关系都翻出来,多番讨价还价,降到五十万。 刘珍年从不信世上有人拿一笔钱能换一条命,除非这条命彻底没威胁,他更信,这钱一进账,就是新枪新炮,就是命根子的新保险。 等褚玉璞真被绑去乱葬岗的时候,他心里多半已经明白了,这出戏根本没有回头路,枪声一响,张学良那头再没法装聋作哑,张宗昌气得捶胸顿足,却也只能打听到褚的尸体埋在哪个土坑里。 没人敢收,刘珍年连这都想到了,他让人看着乱葬岗,不许褚家带走,连个尸首都不肯留个体面。 有些人骂刘珍年狼心狗肺,也有人反过来说,在那年月不狠点,你自己就是乱葬岗里的一具,褚玉璞当年用军棍抽出他的血口子,他换来一颗子弹,了断恩怨,也杀给一城人看:这块地头儿换人了,规矩也得换了。 韩复榘那头可没闲着,这笔仇怨、这股血气,都成了他进山东请蒋介石出手清理门户的借口之一,明面上是杀背信弃义之人,背后更是杀一个立威。 刘珍年有了这笔赎金,烟台、胶东好几条矿脉和兵工厂就是他的底气,他几次喊话:我们要有自己的王国。 城里人说他靠赎金养兵开矿,把烟台盐税榨到骨头里,连老百姓抗捐都换来一场血洗,十几条村子烧得只剩灰烬,可你别忘了,他当年就是靠一条一条地吃掉对手爬上去的,这世道只信强者不信人情,老上司当年那三十军棍,一棍子打出来的就是今天这个人。 到最后,别人骂,刘珍年照样靠着那笔赎金和兵权,安安稳稳当了几年土皇帝。 褚玉璞当时死得憋屈,可这股子血气没散,反倒在北方军阀圈里飘了好几年,那些直鲁旧部散了,有的转投张宗昌余部,有的干脆倒向韩复榘。 大家心里门儿清,今天褚玉璞,明天可能就是自己,宁可跟着能保命的人混,也不愿再被“背信者”算计。 张宗昌那阵子满嘴跑火车,扬言要率残部回来报仇,结果自己转身就跑到日本避风头,倒是张学良和蒋介石嘴上说要查刘珍年,可真要动这块胶东地盘时,一个睁一只眼一个闭一只眼,背后也无非是算盘太精,谁都知道乱世缺乏一个能压得住的“胶东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