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徐锡麟毫掏出手枪,对“恩师”恩铭一通乱射,恩铭身中7枪倒地

文史讲解 2025-07-04 16:24:58

1907年7月6日,安徽巡抚衙门内一声枪响,划破了历史的天空。徐锡麟,这位戴着眼镜的书生,掏出手枪,对准了他的“恩师”恩铭,连开数枪。恩铭身中七枪,倒在血泊中。而恩铭的妻子,庆亲王奕劻的女儿,下令挖出徐锡麟的心肺,只为报仇。但这场刺杀,绝非简单的恩怨,而是一个书生对时代的绝望呐喊。

徐锡麟出身绍兴富商之家,从小被逼读四书五经,却偷偷藏着《扬州十日记》,心怀救国理想。他洞房花烛夜与新娘聊救国,看到被掳掠的中国古钟后,毅然投身革命。而恩铭,这位满清官员,曾是他的“恩师”。恩铭治水时跳进黄河,任上杖毙贪腐亲信,书房里摆着《天演论》,是个有作为的官员。他看重徐锡麟,让他担任武备学堂副总办,甚至把安徽警权交给他。

然而,1907年夏天,上海租界刑讯室里,光复会员叶仰高被逼供出代号名单,其中“光汉”正是徐锡麟。当时,恩铭正和徐锡麟讨论毕业典礼,而徐锡麟的靴筒里藏着写给秋瑾的密信,落款正是“光汉”。

毕业典礼前夜,徐锡麟在寝室擦枪,床底下是二十多枚哑火的炸弹。他近视却能蒙眼拆装勃朗宁,准备用这些劣质炸弹炸开一个时代。7月6日清晨,枪声响起,徐锡麟的勃朗宁打空了弹匣,恩铭被抬走时肠子拖了一地。学生们砸不开军械所的门,徐锡麟抢过斧头劈向铜锁,喊出“杀尽满人”的绍兴土话。

被捕后,藩司冯煦审问他,故意说恩铭只受轻伤,徐锡麟瞬间面如死灰。当听到要挖心祭奠,他突然大笑,震得公堂瓦片落灰。供词写到一半要重拍照片,他坚持整理好衣领,那张苍白面孔成了革命党人的暗号。

徐锡麟至死不知,表妹秋瑾比他早一天在绍兴就义。他的墓与秋瑾墓隔着西湖对望,那把沾着恩铭鲜血的手枪后来被供在安庆警局大堂,每逢7月6日就有老警察偷偷上香。最讽刺的是,审讯他的主审官冯煦,晚年竟暗中资助革命党,总喃喃自语“当初该放他走的”。

历史就像徐锡麟摔碎的眼镜,凑近了看全是裂痕。恩铭成了《清史稿》里的忠烈,徐锡麟成了教科书里的符号,只有安庆老城墙上的弹孔还记得,那天早上的枪声,根本不是刺杀,而是一个绝望书生对着整个时代的呐喊。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文史讲解

文史讲解

欢迎关注!说点你不知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