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来了,英国航母扭头就跑,美军的海上王牌也该下牌桌了。 这事如果你只看新闻联播,会觉得是“山东舰编队首次靠泊香港、展示海军风采”;但如果你顺着时间线往下捋,就会发现它背后真正值得盯紧的,是英国“威尔士亲王”号那个急转弯,本来信誓旦旦要穿越南海,结果到了门口,自己转身溜了。 连个舰影都没给你留下,直接走巽他海峡去了澳大利亚。 怎么解释?是计划有变,还是心虚? 你说它心虚,也不能怪你偏颇。6月29日,“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刚在新加坡嘴硬了一番,说接下来会通过南海、北上日本搞联合军演。我们这边没多说废话,山东舰编队直接调过去,等你。052D、054A、歼-15、直-18、补给舰全都拉上,齐整一队。 结果英国转头就走,不是因为突然想起来澳大利亚阳光好,而是清楚地知道:这片海域,已经不再是他们随便晃一圈就能刷存在感的地方了。 讲真,山东舰现在已经不是“练练手”的水平了。今年6月,它刚跟辽宁舰一起,在西太平洋完成双航母海上训练,创造了单日起降90架次舰载机的纪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国航母的成建制作战能力。 所以英国航母这次“退场”,不是计划变了,而是形势变了。 当然,如果说英国只是“怂”,那美国呢? 美国海军的航母体系是他们最后的神话,几十年来靠着“航母即主权”的逻辑横扫全球。可现在这个牌,越来越不好打了。 福建舰还没正式服役,美国媒体已经开始集体焦虑。西班牙《国家报》干脆发标题:“美国海军将告别霸主地位”。话糙理不糙。因为大家都知道,福建舰一上水,全球航母格局就得重新排座次。 福建舰不是普通的新舰,它是全球第一艘非美系电磁弹射航母,排水量8万多吨,技术架构自己全包,舰载机直接从歼-15切换到五代歼-35,还有空警-600空中预警机打前站。 一句话总结:美国航母能做的,中国也能做,而且还能做得不一样。 以前说中美差距,是说我们没有电弹、没有固定翼预警机、舰载机还是重型四代机。可现在呢?这些差距在2025年开始逐一抹平。而且我们不止是数量在追,质量也开始对齐了。 很多人还活在“美国11艘航母、我们才几艘”的幻觉里。但要知道,美国航母是全球调度的,派到亚太的通常就1艘,撑死2艘,还要轮修。我们没全球任务,三艘航母都盯着亚太干活,那你说,到底谁在局部有优势? 这才是美国真正焦虑的地方。 你再看英国这次出巡,扛着“亲王”号耀武扬威地来了,嘴上说要穿越南海,结果连海风都没吹两下就掉头了。他们不是不知道怎么走,而是不敢走。这才是现实的力量对比,是话语体系失效之后的物理后退。 说白了,这不是“威慑”,这是试探;不是“秀肌肉”,是试图刷存在感。但当对手把实打实的编队摆出来,他们就意识到,再走下去,不仅没威慑到对方,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空心。 你看我们现在,是“双航母常态训练、三航母待命交接”,而美英这边,一个还在计算部署节奏,一个干脆原地调头,谁在前进,谁在原地打转,心里没数吗? 更讽刺的是,美军的“航母外交”已经变成了强撑。你说它是全球打击力量的支柱也行,说它是孤注一掷的体面也不为过。但现实是:航母再大、舰载机再多,也不可能改变一个趋势——对手已经追上来了,而且追得不慢。 福建舰只是个开始。 等它服役之后,中美在航母这一块的代差就将从“代”变成“型”,也就是说,未来我们每造一艘,都是自定义的,而他们每一艘,都是复制的。这才是真正的赛点转移。 这不是哪艘航母靠港的仪式感,更不是英国航母临阵退缩的谈资,而是一次彻底翻篇的信号。 海上格局确实变了。以前是我们看别人绕岛巡航,现在是我们自己列阵成群。过去他们的航母是姿态,现在我们的航母,是常态。 你嘴上可以继续硬撑,但海图不会骗人。谁能推航线,谁能护航道,谁就能写规则。 太平洋以西,不再是老牌帝国的游乐场。以后到底谁说了算?不是靠喊,是靠几万吨铁和电磁弹出去的战斗半径说了算。
三天造一架歼-20,中国打算造一千架五代机!西方还在质疑“是否真实”,中国已悄悄
【12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