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8月,斯大林给中央发来电报:你党应维持国内和平,中国不能再打内战,若再打内战,中华民族就有毁灭的危险。 1948年,冷战刚拉开架势,美国和苏联在全球掰手腕。苏联刚打完二战,成了超级大国,但也怕美国插手中国内战,把亚洲这块地搅得更乱。斯大林发这封电报,表面上是劝和,其实是想稳住局面,别让美国找到借口插进来。中国这边,内战正打得火热,中共已经占了上风,国民党节节败退。斯大林看在眼里,觉得中共再打下去,可能把美国逼急了,搞不好真会出兵干预。 中苏关系这时候也挺微妙。中共和苏联同是共产主义阵营,但不完全是铁板一块。毛泽东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不想完全听苏联的指挥。斯大林呢,也不是啥善茬,他更关心苏联自己的利益,怕中国内战拖太久,影响他在亚洲的布局。所以这封电报,既是警告,也是试探,想看看中共到底听不听话。 电报里,斯大林说得挺吓人:“你党应维持国内和平,中国不能再打内战,若再打内战,中华民族就有毁灭的危险。”这话听着像关心中国,其实藏着私心。他提了个“划江而治”的主意,就是让中共和国民党南北分治,长江当界线,各自管各自的地盘。这样既能停战,又能让苏联喘口气,不用担心美国趁乱搞乱亚洲。 斯大林为啥这么想?一是冷战刚开始,苏联不想跟美国直接杠上,怕中国内战升级,把美国拉进来,到时候收拾不下了。二是他觉得中共打得太猛,可能会把国民党逼到绝路,美国一急眼,可能直接派兵帮蒋介石,那苏联就得跟着掺和,成本太高。所以他想用“和平”这招,把局面先稳住。 中共收到电报,毛泽东和他的团队也不是傻子,马上看出这背后不简单。停战?“划江而治”?这不等于把革命成果拦腰砍一刀吗?好不容易打到这个份上,眼看胜利不远了,谁愿意半途而废啊。况且,国民党那时候已经靠美国撑腰,停战只会给他们喘息机会,再卷土重来。 中共领导层开了会,合计了一下。国际形势确实复杂,美国盯着,苏联劝着,但关键还得看自己。解放军这几年势头猛得很,济南战役、辽沈战役都快打响了,停下来等于前功尽弃。毛泽东心里有数,觉得靠人民的力量,能扛住外来的压力。最终,他们拍板:不听斯大林的,继续打! 1948年9月,济南战役先开了张。解放军拿下济南,等于给国民党来了个下马威。紧接着,辽沈战役在东北打响,锦州、长春接连被攻克,东北全境落入中共手里。这仗打得漂亮,国民党几十万部队被收拾得服服帖帖。11月,淮海战役又在华东上演,解放军硬是把国民党主力给歼灭了。到1949年初的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天津也被拿下。 这几场仗下来,中共用实力说话。斯大林的电报算啥?仗打赢了,事实摆在那,谁也拦不住。三大战役不光是军事胜利,更是给国际社会看了个明白:中共不是靠别人施舍,是自己硬拼出来的。 仗打得顺,可国际压力也没少。美国那边眼看国民党不行了,开始加大援助,还派大使司徒雷登跑来劝和。苏联呢,见中共不听话,也有点冷眼旁观的意思。1949年初,国民党还搞了个“划江而治”的和平谈判,想拖时间,但中共压根不吃这套,坚持要国民党缴械投降。 美苏两边挤兑,中共硬是没怂。他们心里清楚,停战就是给自己挖坑,外国的压力再大,也不如自己手里的枪杆子靠谱。靠着人民支持和解放军的战斗力,他们一步步把局势扭过来。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彻底把国民党打垮了,南京被解放,蒋介石跑去台湾。同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这时候,斯大林也坐不住了,赶紧在10月3日承认新中国,还派人来贺电。1950年,中苏签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了不少援助,帮中国搞工业建设。 不过,这关系也没一直顺下去。到了1959年,中苏因为理念不合开始闹掰,1969年珍宝岛打了一仗,彻底翻脸。但那都是后话了。1948年的电报,算是没拦住中共,反而让新中国硬生生站起来了。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1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