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不会痛吗?重庆一女大学生小郑,兼职做家教,辛苦教了半年,攒下4000多元补课费。孩子考上好初中后,家长却以“资金周转不开”为由拖欠费用。一年后,家长电话成空号,杳无音讯,小郑无奈只能找媒体求助。 亲爱的朋友们,麻烦点下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既能随时聊聊热点、分享看法,还能解锁更多互动乐趣,感谢大家的支持! 重庆的夏天和冬天都挺磨人的,有个人却在这样的季节里几乎没缺席过一次奔波。 主角是一位正在读大学的小郑(化名),她为了贴补家用,也想多点生活锻炼,兼职了份家教。 每次放学后,她就从学校拖着书包赶路,公交、地铁折腾一圈,单程就得快两个小时。 她教的,是一位小学生,家里希望能把数学英语能拉一把。 为此,小郑课前做了不少准备,自己买了练习册,生怕孩子跟不上,还变着法子讲题讲知识。 半年多,风雨无阻,补课记录攥在手里,不舍得扔。 起初,学生妈妈陈姐(化名)很积极,说家里生意紧张,补课的钱得过段时间再结。 当时小郑想着大家都辛苦,能理解,谁想到补课结束后,陈姐先是说缓一缓,后来微信聊天变成已读不回,再往后,电话直接变成空号。 这一拖,就是大半年,4000多元对大学生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到头来连个说法都没等来。 对于这件事,小郑非常无奈,也有点难过,毕竟这么多次的辛苦和付出,别人却跟看不见似的。 为了拿回属于自己的辛苦钱,小郑不仅和家里商量,还试着联系媒体帮忙,甚至找过陈姐之前的地址,但都无果。 她的家人看到这事后也很愤怒,这钱虽然不算天价,却是自己女儿一点一滴靠辛勤挣的,怎么能说赖就赖? 媒体在得知情况后也做了跟进,可陈姐那边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号码空号,家也找不到人了。 小郑手里只剩下一本泛黄的补课记录本,还有那份越来越无力的等待。 她后来表示,自己其实最难咽下的不是钱拿不回来,而是曾经那份信任被辜负的感觉。 她想要的是一个说法,不是要闹大。 这件事最大的问题并不是钱,而是我们的社会对诚信的把握渐渐松动了。 有时候大家都很重视输赢,但把底线一点点抛在脑后。 其实,无论钱多少,做了约定就该履行,每个成年人都该明白,这既是尊重别人,更是自尊的体现。 人情可以宽,诚信却不能软,否则坏了规矩,受苦的只会是下一个自己。 信息来源:重庆天天630
“穷疯了吧!”重庆,贫困女大学生为省2元车费,3小时走路往返做家教才赚4100元
【8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