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一次闭幕式的颁奖典礼上,陈道明:葛优,我问问你,演了这么多年戏,你想过当导演吗?葛优:“哥哥,这个真没有。”
陈道明和葛优的交情,得从1990年的《围城》说起。那会儿陈道明已经是圈里的顶流,葛优还是个新人。拍戏时正赶上葛优生日,陈道明二话不说,自掏腰包买了个蛋糕,带着剧组给他庆生。葛优感动得不行,觉得这大哥够意思。后来陈道明生日,葛优也没含糊,提前订了个蛋糕送到他房间,还附了张手写卡片。从那以后,两人就成了铁哥们。这份礼尚往来,成了他们友谊的起点。
《围城》之后,两人没少合作。1992年的《北洋水师》,1996年的《上海人在东京》,每次搭档都让人眼前一亮。葛优拿了戛纳影帝后,名气蹭蹭涨,可在陈道明面前,他还是那个大大咧咧的“弟弟”。拍戏间隙,两人常聊表演,聊生活。葛优夸陈道明演技像老酒,陈道明则说葛优的幽默是生活智慧。这互相欣赏的劲儿,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出来的。
葛优这人,嘴皮子利索得出奇。有次在片场,他跟一个路过的道具师聊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跟老朋友似的。陈道明看乐了,问:“那谁啊?”葛优淡定地说:“不认识,问路的,顺便聊两句。”陈道明哈哈一笑,给他起了个外号“葛六亿”,意思是他这张嘴能跟全国六亿人聊起来。这外号一出,两人没事就拿来调侃,关系好得跟一家人似的。
去年某电影节闭幕式,陈道明和葛优一块儿颁“最佳导演奖”。陈道明按流程问了句:“演了这么多年戏,你想过当导演吗?”葛优慢条斯理地回:“哥哥,这个真没有。”这句回答听着简单,可细品却有意思。葛优不是没能力,而是压根没兴趣。他演戏这么多年,拿奖拿到手软,早就不需要靠当导演证明自己。陈道明问这话,估计也是想逗逗他,顺便看看老友还有啥新想法。结果葛优这句“真没有”,既耿直又透着对演员这份活儿的热爱。
这俩人的友谊,不光在工作上,连生活里都满满的。葛优搬新家时不懂装修,给陈道明打电话求助。陈道明嘴上数落他没用,转头就找了设计师帮忙盯着进度。一次红毯上,两人手挽手走得跟散步似的,轻松得不行。节目里主持人问陈道明想不想葛优,他嘴硬地说不想,可葛优在旁边笑得跟啥似的。这种嘴上不饶人、心里掏心窝子的相处,才是真兄弟。
娱乐圈这地方,表面风光,背后勾心斗角的多。陈道明和葛优能处三十多年,还这么铁,挺不容易。陈道明说过,交朋友是会伤自己的,可在葛优这儿,他啥防备都没。葛优呢,用他的幽默和真诚,把陈道明这块“硬石头”捂热了。他们的故事,不光是圈里的传说,也让人觉得,不管啥时候,真心换真心总是没错的。
再说回那句“这个真没有”。葛优这话,透着他对自己的清醒。他演戏这么多年,从《活着》到《让子弹飞》,早就成了观众心里的标杆。当导演?那得从头学起,还得操心一大堆事儿。葛优估计觉得,自己这把年纪,把演员干好就够了,何必折腾别的。这态度,其实挺接地气,也挺有劲儿。陈道明问这话,也许是想看看老友还有没有新花样,可葛优用一句“真没有”,告诉所有人,他就是喜欢演戏,没别的念想。
陈道明和葛优这对老友,用三十多年的相处,告诉咱们啥叫真感情。现在这社会,大家忙着追名逐利,朋友之间都掺了点算计。可他们俩不一样,从片场到生活,从调侃到帮忙,没那么多花里胡哨,就是实打实的信任。这份情谊,比拿多少奖都来得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