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哥千里救灾,恶心一幕出现,免费烩面被喷像猪食,给的太少 这次贵州榕江发洪水

墨魂 2025-07-03 17:25:09

河南大哥千里救灾,恶心一幕出现,免费烩面被喷像猪食,给的太少 这次贵州榕江发洪水,河南的赵占胜大哥又火了,不是因为啥网红操作,是他开着面包车跑了 1500 公里,到灾区支起大锅煮烩面,从早上 10 点忙到下午 5 点,7 个小时连轴转,送出 2000 碗热乎饭! 按说这事儿咋看都是正能量吧,结果网上冒出些声音,说他烩面给得少,看着像猪食,甚至怀疑他是为了博流量摆拍。作为吃瓜群众,咱就捋捋这事儿的前因后果。 赵占胜这人,在公益圈算个老面孔了,2003 年北京非典的时候,他就开始跟着志愿者团队跑前跑后,后来汶川地震、河北涿州水灾,哪回有难他都带着锅去。 就说涿州那次吧,他看见有个男的抱着灯杆在洪水里漂,二话不说就跳下去救人,水流把他俩冲出 200 多米才稳住,因为这两次水里救人的事儿,大家才喊他 "漂流哥"。 这次去榕江,他可不是一时兴起:车上拉了 6000 份烩面食材,光准备工作就做了好几天。 到了灾区,他顾不上歇脚,直接在空地上支起灶台,烩面是河南特色,手扯的面片,配着牛肉、木耳和青菜,一锅煮出来香气能飘老远。 他怕贵州老乡吃不惯,还特意准备了不同辣度的辣椒,见人就问 "中不中,合不合口味",有现场拍到的视频里,受灾的老人蹲在地上吃面,边吃边掉眼泪,说 "好几天没吃上热乎饭了"。 就这么个忙得满头大汗的大哥,咋就被盯上了呢? 有人在视频底下评论说:"这烩面看着稀汤寡水的,跟猪食似的“; 还有人嫌分量少:"就给半碗,打发要饭的呢?" 更离谱的是,有人翻出他擦汗没戴口罩的镜头,说 "看着就不卫生",要知道当时榕江气温 38 度,他站在灶台边,热气往上冒,戴口罩根本没法喘气。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 "博流量" 的说法,有人算流量账,说他视频播放量破百万,粉丝涨了好几万。但稍微扒拉一下就知道,这大哥 2013 年去汶川救灾的时候,社交平台粉丝还不到 1000 人。 这次到榕江,他白天煮面,晚上就睡在面包车里,连个正经直播都没开,要说为了流量,犯得着在高温天累到喝藿香正气水吗? 说到这,好多人想起了韩红,当年韩红做公益,被人举报私吞上亿善款,后来基金会把每一笔捐款明细都公示出来,才把谣言压下去。 她后来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我做公益不为别的,就为了心里那点踏实。" 这话搁赵占胜身上也合适,你看他离开榕江的时候,剩下的烩面食材全留给了当地老乡,转头就赶回老家河南西峡——因为那边又下暴雨了。 其实稍微想想就明白,灾区物资紧张,能有口热乎饭吃就不错了,烩面带汤是因为面容易坨,大哥还说 "不够可以再添",咋就成了 "作秀" 呢? 有现场志愿者说,那些吐槽的人压根没去灾区,纯粹是隔着屏幕挑刺,人家在前线汗流浃背,他们在后台敲键盘当 "美食评论家",这画面多少有点讽刺。 人家开 1500 公里车,自掏腰包买食材,在高温天忙得脚不沾地,图啥呢,就像有网友说的:"就算真为了流量,人家也实实在在做了事儿,总比那些光动嘴的强吧?" 现在的网络环境挺奇怪,做好事的人得先自证清白,稍微有点瑕疵就被无限放大,可话说回来,哪有完美的慈善呢? 赵占胜的烩面可能不是山珍海味,但在洪水围困的日子里,那是带着体温的善意。灾难面前,大家都不容易,与其盯着别人的毛病不放,不如多想想能帮上啥忙。 你看榕江当地老乡收到面时,有人在塑料袋上写 "河南大哥,面里有家乡味",这简单一句话,比网上那些刻薄话实在多了。 希望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大家能多一份理解,少一点戾气,毕竟真到了需要帮忙的时候,谁都希望来的是送热乎饭的人,而不是敲键盘挑刺的人。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0
墨魂

墨魂

持续分期不稳定减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