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撒贝宁去央视面试,领导肖晓琳一看到他,转头就走入办公室锁上门,问同事

先锋谷影视娱评 2025-07-03 16:27:35

1998年,撒贝宁去央视面试,领导肖晓琳一看到他,转头就走入办公室锁上门,问同事:“外面有只猴子,是谁招来的?”

1998年的夏天,一则关于央视新节目《今日说法》的主持人招聘启事,吸引了众多年轻有为的法律系毕业生前来应聘。 他们之中,就有一位名叫撒贝宁的北京大学法律系应届毕业生。

尽管只有22岁,但撒贝宁已经在校期间崭露头角,屡次获得演讲比赛的奖项。 他长相清秀、谈吐不凡,给人一种书卷气十足的感觉。

面试的前一天,撒贝宁做了充足的准备。

他向朋友借了一套严肃正式的西装,甚至还特意打了一条鲜红色的领带,希望能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

撒贝宁对着镜子端详许久,觉得自己英俊潇洒、气宇轩昂,一定能在面试中胜出。 他信心满满地来到了央视大楼,准备迎接人生中的这次重要挑战。 主考官肖晓琳是央视著名的法制节目主持人,她以犀利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业务能力著称。 当肖晓琳看到撒贝宁的时候,第一眼就被他略显滑稽的着装吸引了注意力。 年轻人身材瘦削,黑色西装和红领带却让他显得有些"上下不分家",再加上天生略显稚嫩的面容,给人一种装扮过度的感觉。 被撒贝宁这身行头逗乐了,肖晓琳忍不住转头走进办公室,笑着跟同事打趣道:"外面有只猴子,是谁招来的?" 她的幽默感,让现场的气氛瞬间轻松了不少。

但作为专业的主持人,肖晓琳深知不能以貌取人。在接下来的面试过程中,她很快就发现撒贝宁远不只是一个"花架子"。 撒贝宁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得十分沉稳、机敏,无论是法律专业知识还是时政观点,都能对答如流,言之有物。 三十分钟的面试转瞬即逝,撒贝宁全程表现出极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他的思维缜密、见解独到,完全不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应届毕业生,倒像个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者。 面试结束后,肖晓琳对这个"猴子"似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她敏锐地意识到,撒贝宁身上有一种难得的天赋,那就是能够将复杂严肃的法律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出来,这正是一档面向大众的法制节目所急需的。 撒贝宁身上散发出的独特魅力,让肖晓琳直觉地认定他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最终,撒贝宁顺利通过了这次看似戏谑、实则高难度的面试,成为了《今日说法》节目主持人之一。 这个结果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场的所有考官,都不得不承认撒贝宁的过人之处。 撒贝宁以实力证明,自己不只是一个"猴子",而是一匹黑马,一个不可多得的播音界新秀。

1999年初,由撒贝宁、肖晓琳和张绍刚三位主持人联袂主持的《今日说法》,作为央视第一档全日制法制节目正式开播。 节目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收视率节节攀升。 三位主持人在镜头前配合默契,整齐划一的开场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日说法》"成为一代观众的集体记忆。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撒贝宁的表现难免有些生涩。镜头感不足、播音发音还需提高,这些问题在肖晓琳这位央视金牌主持人眼中都一览无余。

每次录制结束,肖晓琳都会把撒贝宁叫到一旁,耐心地为他讲解注意事项,纠正他的缺点和不足。 面对前辈的批评指正,撒贝宁虚心接受,认真记录,一点一滴地去改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肖晓琳的悉心指导下,撒贝宁进步神速。 不到半年时间,他就基本掌握了播音主持的基本技巧,镜头感和台风都有了明显提升。 撒贝宁的表现也得到了肖晓琳的肯定和赞赏,师徒二人的感情日渐深厚。 随着《今日说法》知名度的不断攀升,撒贝宁也逐渐成长为节目的中流砥柱。

但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有一次,节目组计划外出采访一起复杂的刑事案件,撒贝宁作为主采访记者临时受阻,无法按时赶往采访现场。 情急之下,肖晓琳主动请缨,代替撒贝宁前往。 相比之下,肖晓琳在协调沟通方面更有经验,最终圆满完成了这次棘手的采访任务。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每当撒贝宁遇到困难,肖晓琳总是毫无保留地伸出援手。 作为过来人,她不仅在专业上给予指导,还在为人处世方面传授经验。

渐渐地,撒贝宁在肖晓琳的关照下,在央视站稳了脚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法制节目主持人。 转眼间,时光飞逝。

如今的《今日说法》已经成为一档全国观众喜爱的品牌法制节目,曾经走进演播室时略显青涩的撒贝宁,如今也已是主持界的中坚力量。 回望这些年的成长历程,撒贝宁对肖晓琳始终心存感激。他常常感慨,正是因为有了肖晓琳的提携,自己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肖晓琳与撒贝宁这对金牌搭档的佳话,已经成为央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当年面试时被戏称为"猴子"的撒贝宁,用自己的努力和肖晓琳的帮助,一步步成就了辉煌的主持事业。而肖晓琳不凡的慧眼和悉心培养,则成就了撒贝宁的主持人生涯。 师徒二人的情谊,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工作关系,成为一种亦师亦友的珍贵友谊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先锋谷影视娱评

先锋谷影视娱评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