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2岁的金庸居然爱上了年仅16岁的女招待。他一心要和妻子离婚,妻子没

先锋谷影视娱评 2025-07-04 15:46:51

1976年,52岁的金庸居然爱上了年仅16岁的女招待。他一心要和妻子离婚,妻子没办法,说:“离也行,不过那女的得绝育。”金庸刚答应不久,远在美国的长子就上吊自杀了。

一块精致的浪琴表静静躺在盒子里,金庸把它递给林乐怡的时候,在九龙的朱玫还在不辞辛苦地为丈夫熬夜炖汤。朱玫拎着装满热汤的饭盒,急急忙忙往报社赶,风呼呼地吹乱了她的头发,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这般辛苦,等来的却是丈夫的背叛。

1976年10月,纽约一间屋子里,昏暗台灯洒下一圈昏黄的光,正照在查传侠桌上有点泛黄的全家福上。年仅19岁的他,一直是金庸最骄傲的儿子。他三岁能背《三字经》,十一岁就写出《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才华横溢,前途光明。

但此刻,他的心像被掏空了。父母的婚姻像条漏水的船,慢慢下沉。他拨通香港的电话,本想劝父亲回心转意,得到的却只是一句冷冰冰的“忙着赶稿,没空聊”。

查传侠站在美国宿舍窗前,手里紧紧攥着绳子,父亲电话里冷漠的声音,像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他。

电话挂断的瞬间,他眼中光芒熄灭。他不知道,这通电话挂断的不只是父子间最后的联系,还有他年轻的生命。可这场悲剧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1956年在香港,朱玫还是个充满朝气的记者。她毕业于香港大学,英语流利,长得漂亮。她在《大公报》遇见金庸,那时金庸刚走出第一段婚姻阴影,穷得叮当响,租房子都得精打细算。

但朱玫不在乎这些,她看中金庸骨子里的才华和那股坚韧劲儿。两人结婚时,没有漂亮婚纱,没有热闹宴席,只在美丽华酒店简单办了仪式。她不顾家人反对,坚决嫁给这个“大龄离异男”,婚后第一年就生下查传侠。

日子过得很苦,一家四口挤在狭小出租屋。在煤油灯微弱光线下,朱玫一边哄孩子,一边帮金庸抄写稿件。金庸一心扑在事业上,辞职创办《明报》,朱玫毫不犹豫拿出所有积蓄,甚至卖掉陪嫁玉镯,就为让金庸安心追梦。

那时,夫妻俩常在码头边散步,共饮一杯咖啡,你一口我一口,日子虽苦却有甜蜜。可谁能想到,曾经相互扶持的感情,最后竟如此冰冷收场?

《明报》慢慢有了起色,从最初几千份销量,发展成香港大报,朱玫功劳很大。她白天跑采访,晚上管账务,还要照顾四个孩子,忙得不可开交。报社没钱发工资,她就当掉金戒指,咬牙撑着不让报社倒闭。

然而,整日忙碌让她脾气暴躁,工作和金庸有分歧时,常对金庸数落。金庸是文人,感情丰富,向往武侠世界的浪漫,渐渐觉得家里少了温柔。

1976年一天,朱玫和金庸大吵一架,金庸一气之下摔门而出,来到北角“蜜月吧”酒吧。那晚,他穿着皱巴巴衬衫,一个人闷头喝酒。这时,16岁的林乐怡走过来,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火腿扒饭,轻声说:“先生,你喝太多了,吃点东西吧,这顿我请。”

林乐怡刚从越南移民到香港,笑容干净如春天的花,金庸抬头看她一眼,心动了。几天后,金庸带块价值2700元的浪琴表回赠她,从那以后,他去酒吧越来越多,回家越来越少。

朱玫不傻,发现金庸常不在报社,稿子让司机送回。凭借记者直觉,她跟着司机到跑马地一栋公寓。门开时,她看到林乐怡穿着围裙站在门口,金庸坐在沙发看报纸,香烟烟雾缓缓飘散。

朱玫气得发抖,但没大吵大闹,只冷冷说:“离婚吧,但她不能生孩子。”金庸点头,林乐怡也答应绝育,23年的婚姻就此结束。

这消息传到美国,查传侠彻底崩溃。他刚和女友分手,又看着父母婚姻破裂,心里的弦断了。他最后一次给父亲打电话,想问“为什么”,却没得到答案。

第二天,金庸接到越洋电话,得知儿子自缢,他坐在办公室,老泪纵横,手里稿纸被泪水浸湿。

朱玫带着另外三个孩子离开,晚年孤身一人。1998年,朱玫因肺病在香港律敦治医院去世,身边没亲人,死亡证明还是护士代领的。金庸和林乐怡携手走过42年,直到2018年,金庸在养和医院去世,享年94岁。

金庸晚年捐出大量财产支持教育事业,留下无数经典武侠作品。查传侠的离世,成了他心中永远的伤痛,他在《倚天屠龙记》后记里写道:“人生真正的悲痛,我那时还不懂。”

朱玫为金庸付出那么多,成就《明报》辉煌,却留不住丈夫的心,世事无常,只能感叹命运捉弄人啊。

0 阅读:15
先锋谷影视娱评

先锋谷影视娱评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