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徐帆在中央戏剧学院上学时,每到星期天她都会到杨立新家“蹭饭”,改善一下伙食

掘密探索家事 2025-07-03 13:17:39

当年,徐帆在中央戏剧学院上学时,每到星期天她都会到杨立新家“蹭饭”,改善一下伙食。杨立新和妻子也很热情地招待她。多年后,徐帆从朋友口中得知当年她去杨立新家蹭饭,给他家造成了“麻烦”,知道真相后的徐帆很“羞愧”。

徐帆和杨立新的故事,得从中央戏剧学院那会儿说起。徐帆是学生,杨立新比她大几岁,已经在圈子里有点名气。两人同在演艺这条路上摸爬滚打,关系自然不差。那时候,学生生活清苦,学校食堂的饭菜又贵又一般,徐帆就常在星期天去杨立新家“蹭饭”。这事儿听起来挺接地气,谁年轻时没干过点占小便宜的事儿呢?杨立新家条件比学生宿舍强多了,他媳妇儿手艺也不错,饭桌上总能有点热乎乎的家常菜。徐帆去了,既能填饱肚子,又能跟前辈聊聊表演的事儿,何乐而不为?

杨立新两口子对徐帆挺好,从没摆过架子。听说她要来,总是提前准备点吃的,招呼得跟自家孩子似的。徐帆那时候也没多想,觉得自己是个学生,蹭顿饭不算啥大事。她压根没觉得这会给人家添麻烦,毕竟杨立新两口子从没说过啥,脸上也总是笑呵呵的。这种热情在当时看来,就是前辈对后辈的照顾,挺正常的人情往来。

可这事儿,搁在杨立新家那边,感觉就不完全一样了。家里多个人吃饭,食材得备多点,水电煤气也多用点,日子久了,负担自然就上来了。杨立新两口子不是那种计较的人,他们愿意帮这个年轻后辈一把,但这不代表没压力。尤其那年代,物资不像现在这么丰富,谁家过日子不是精打细算?徐帆每周来一趟,次数多了,难免让人家有点为难。只是他们性格厚道,从没把这话说出口。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徐帆毕业后慢慢闯出了名堂。她演技扎实,作品一部接一部,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演员。杨立新也在圈子里稳扎稳打,日子过得踏实。这段“蹭饭”的往事,早就被她扔到脑后。那时候的她,忙着拍戏、跑通告,哪还有心思回忆学生时代的那些小事儿?再说,她一直觉得当年杨立新两口子对她好,那是真心实意的帮衬,自己也没做啥过分的事儿。

直到多年后的一次聊天,这段记忆才被翻出来。那天,徐帆跟几个老朋友聚会,聊着聊着就提到当年上学的事儿。有人随口说了句:“你老去杨立新家蹭饭,他媳妇儿其实挺为难的,就是不好意思说。”这话像个炸雷,把徐帆炸懵了。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当年那点“理所当然”,在别人眼里可能是“麻烦”。朋友还说,杨立新家那时候经济也不宽裕,多喂一个人,多少有点捉襟见肘。徐帆听完,心里五味杂陈。

她开始回忆那段日子。每周星期天,她拎着空肚子去人家家里,吃的喝的从没少过,杨立新两口子也从没冷过脸。可现在想想,他们那份热情背后,可能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难处?徐帆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她觉得自己当年太不懂事,光顾着改善伙食,没考虑过人家的感受。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无形中成了那种“占便宜”的人。

徐帆不是那种不知感恩的人,她知道杨立新两口子对她的好,也明白自己当年确实没恶意。可真相摆在面前,她没法否认,自己无意中给人家添了负担。她后来跟朋友说:“我真没想到会是这样,早知道我就少去几次,或者带点啥过去。”

这事儿对徐帆触动挺大,那时候,她眼里只有自己的苦日子,没想过别人也可能有难处。杨立新两口子的宽厚,让她更觉得愧疚。他们从没抱怨过一句,反而一直拿她当朋友看。这种人情味儿,现在想想,真是难得。

徐帆后来没提过她有没有找杨立新聊聊这事儿。不过,从她那句“早知道”的语气看,她是真的把这份愧疚放心里了。她没把这当成啥天大的事儿去宣扬,毕竟这只是她人生里的一段小插曲。但这小插曲,却让她对感恩这词儿有了新想法。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家事

掘密探索家事

欧俊豪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