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年,落魄的唐伯虎娶了30岁的青楼名妓沈九娘。朋友们鄙视他迷恋风尘女子,弟弟甚至和他断绝来往。当唐伯虎穷途末路之际,没想到沈九娘主动站出来:“没关系,我养你!” 苏州城的青石板路上,总有人看见沈九娘挎着竹篮匆匆走过。曾经抚琴弄墨的纤手,如今沾满了浆洗的皂角水;往日插金戴银的鬓边,只别着半支褪色的木簪。她把自己的细软一件件送进当铺,换回的钱不仅要维持家用,还要给唐伯虎买作画的宣纸。 唐伯虎握着画笔的手时常发颤,不是因为病痛,而是满心愧疚。他望着妻子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想起曾经在桃花坞里饮酒作乐的日子,再看看眼前被油烟熏黑的墙壁,喉咙里像塞了团浸湿的棉絮。有次他实在忍不住,把画笔狠狠摔在地上:“我唐寅空有八斗才学,竟要靠女人养活!”沈九娘蹲下身,细细捡起散落的画笔,在裙摆上擦去灰尘:“你看这宣纸上的牡丹,若没有墨汁衬托,再艳丽的颜色也失了韵味。” 她开始学着做生意,在街角支起个画扇摊。白天,她将唐伯虎的画作精心装裱,自己执笔题上俏皮诗句招揽顾客;夜里,就着昏黄的油灯,帮丈夫研磨铺纸。有文人墨客路过,瞧见曾经的花魁娘子粗布荆钗的模样,忍不住摇头叹息。沈九娘却只是笑着递上热茶:“各位官人若觉得这画有趣,不妨带一幅回去?” 日子渐渐有了起色,唐伯虎的画在市井间有了名气。可命运总爱捉弄人,一场暴雨让他们的茅屋漏成了筛子,沈九娘连日操劳,染上了风寒。病榻上的她仍惦记着未晾干的画纸,颤巍巍地要起身,被唐伯虎紧紧按住。这个向来洒脱不羁的才子,此刻红着眼眶在她枕边画了幅小像:“九娘,等你病好了,我们去桃花坞盖间新房子,往后我画里的山水,都要有你的影子。” 可惜,沈九娘没能等到住进新房子的那天。临终前,她望着墙上挂着的《落霞孤鹜图》,嘴角带着满足的笑意:“伯虎,你看,画里的晚霞多像我们初见时,秦淮河上的灯火......” 这段被世人非议的姻缘,看似是落魄才子与风尘女子的痴缠,实则藏着最朴素的爱情真谛。当唐伯虎被科举舞弊案拖入泥潭,被世俗眼光钉上耻辱柱,唯有沈九娘看到了他灵魂深处的光芒。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不是出于怜悯,而是懂得欣赏他的才华,尊重他的理想。在那个女子以依附男人为荣的时代,沈九娘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平等与深情。 有人说,唐伯虎的风流名声毁于这场婚姻;也有人说,若无沈九娘,世上或许再无《桃花庵歌》。历史的真相早已淹没在岁月长河里,但透过泛黄的书页,我们看到的是两颗灵魂在困境中相互依偎的温度。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505年,落魄的唐伯虎娶了30岁的青楼名妓沈九娘。朋友们鄙视他迷恋风尘女子,弟
闻史忆今阁
2025-07-02 09:34:23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