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电影正当夏贾樟柯的电影,很重也很慢,可

韦说娱乐 2025-07-01 23:05:07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电影正当夏贾樟柯的电影,很重也很慢,可慢有慢的好处。

🌟总体评价: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多数人都对名利趋之若鹜,尤其是声色犬马的花花世界,恨不得一股脑把所有价值压榨干净。

贪婪、担忧、迷茫、焦虑,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我们在追逐这条路上,眼里只有终点,并迫切的往那里赶。

不论感怀了多少遍“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到头来,始终学不会慢下来,等一等灵魂。

可是贾樟柯却能做到“等”。

他总以一个诗人的眼光去审视时代更迭后留下或失去的东西,试图唤醒个人留在时代深处最值得铭记的东西。

也许有些多愁善感,却没有娇柔做作,正如《三峡好人》一般,看起来超现实,但全是现实。

🎥声音:

《三峡好人》的这份现实是声音。

若要展现一个时代的变迁,最直观的表达就是声音,噪音是其主要构成部分。

轮渡的刺耳声,拆迁办的吵闹声,人力拆房的碰撞声,听不出歌名的手机铃声,路边的麻将声,以及当年两大流行金曲《老鼠爱大米》和《两只蝴蝶》。

这些声音是那个时代的印记,如今已很难听到,它们就像一种仪式,专门负责召唤记忆和拓宽叙事张力。

🎯小人物:

《三峡好人》的这份现实也是处于角落没有话语权的小人物。

贾樟柯以理性的镜头将被这个时代压扁的小人物推向台前,并以诗意的方式对这个时代迎头痛击。

大多数国产电影都是美了颜、镀了金的灯红酒绿,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中国只有大城市的纸醉金迷。

他的电影一直在提醒观众,中国的社会百态包含小镇的挣扎和落后,以及底层的迷茫与无奈。

《三峡好人》中的底层人民都是没有什么背景,没有什么文化,更没有惊人样貌的平凡人,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活下去,尽管这已经很费力。

这些小人物,住着一块二一天的旅馆,担着看不到明天太阳的风险,得到是为生活不断放下尊严。

他们是老实巴交的韩三明,是快意恩仇的小马哥,是落入风尘的大姐,是寄生他人的麻幺妹,也是万千因三峡工程背井离乡的每个人。

他们就像化身火箭飞走的移民纪念塔,憧憬着繁华的生活,可终究是一场虚无缥缈的空梦。

🎭魔幻时代:

《三峡好人》的这份现实更是这个魔幻的时代。

家乡回不去,城市留不下来,家的记忆渐渐模糊,到底是有根的地方才是家,还是有亲人的才是家?

也许根本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时代的发展,让故乡这个概念变得模糊,很多从前的影子面目全非。

家乡不再是无忧无虑的避风港,而是一个个听着熟悉,叫着陌生,又很少回去的名字。

兴许等到了我们的下一代,在他们的认知里,可能只有家,没有家乡的概念。

毕竟城市都是一模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模一样的人情味冷淡,一模一样的车水马龙,没有烟火气,没有乡土味。

这样的时代,真是既魔幻又荒唐,可这又是现实,不可避、不可变。

大v荐电影

0 阅读:0
韦说娱乐

韦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