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年,51岁的马皇后病重,朱元璋大怒:“你想死就死吧!你死了,老子多得是女人立后。”说完,甩袖离去,马皇后见状并没有生气,而是留恋的望着朱元璋的背影。 马氏,1332年生在安徽宿州,家里不算富裕,父亲马公是个小吏,母亲早逝。她从小跟着父亲长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1352年,20岁的她嫁给了24岁的朱元璋。那时候朱元璋还是红巾军里的一个小头目,带着一帮兄弟打天下,条件苦得不行。马氏嫁过来后,没嫌弃这穷日子,直接上手帮着干活。她给士兵缝衣服、管粮草,忙得脚不沾地。因为她脚大,走路稳当,大家伙儿都叫她“马大脚”,这绰号听着土,却透着亲切。 朱元璋打仗的时候,马氏就在后方撑着。她不光管后勤,还安抚那些逃难的老百姓,忙里忙外,硬是把乱糟糟的营地收拾得井井有条。后来朱元璋势力大了,马氏的担子也重了。1368年,朱元璋当了皇帝,马氏顺理成章成了皇后。进了宫,她还是老样子,不爱穿金戴银,衣服多是自己织的布料。她管后宫不像别的皇后那样摆架子,谁犯了错,她都好言好语地劝,从不发脾气。 马皇后还不止管后宫,她还敢劝朱元璋。朱元璋那脾气,发起火来谁都怕,可马皇后不怕。她好几次拦着朱元璋,别乱杀大臣。有一回,朱元璋气得要砍几个犯错的官儿,马氏端着一本书,慢悠悠地说宽恕的好处,朱元璋听完气消了一半,人也就保住了。她这性子,让朝里朝外都服气,说她是朱元璋身边的“定海神针”。 到了1382年夏天,马皇后51岁,突然病倒了。这病来得凶,她整个人瘦得脱了形,躺在床上喘气都费劲。朱元璋听说后,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赶紧把全国有名的大夫都召进宫。太医们忙着开药方,宫女们端水送药,宫里乱成一团。可马皇后的病就是不见好,药喝下去一点用没有。 马皇后自己心里清楚,怕是熬不过去了。她不想连累太医,就不肯再喝药。她想着,要是治不好,朱元璋一发火,太医们都得倒霉。朱元璋知道她不喝药,气得拍桌子。他冲到她床边,看到那碗药原封不动地放着,火气蹭蹭往上窜。他憋不住,吼了一句:“你想死就死吧!你死了,老子多得是女人立后。”说完扭头就走,袍子甩得呼呼响。 可马皇后没吭声,也没生气。她眼神里带着点留恋,一直盯着朱元璋走远。那一刻,她不是气他,而是舍不得。她知道朱元璋这人,嘴硬心软,这话听着狠,其实是急得没办法了。朱元璋呢,出了门也没真走远,他在宫外站了好久,一个人闷着,谁也不敢靠近。 朱元璋那句“老子多得是女人立后”,听着像是气话,其实是急火攻心。他跟马皇后一块儿走了几十年,从穷小子到皇帝,马皇后没少出力。她不光是老婆,还是他的左膀右臂。眼看着她病得不行,他心里跟刀割似的,可又拉不下面子求她。那句狠话,是气她不听话,也是怕她真走了。 马皇后那眼神,也说明白他的心思。她不生气,是因为她懂他。几十年的老夫老妻,她比谁都清楚,朱元璋这人外头硬邦邦,里头软乎乎。她临走前那一眼,是放不下的情分,也是对朱元璋最后的安慰。 1382年9月17日,马皇后到底没挺过去,死了。朱元璋伤心得不行,下令全国停朝十天,文武百官都得穿白衣服悼念。他亲自给她封了个“孝慈高皇后”的谥号,还在孝陵旁边给她修了个大墓。葬礼上,他站在那儿不说话,手里攥着串佛珠,眼圈红得吓人。 马皇后一走,朱元璋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他再没去过她住过的宫殿,那地方被锁起来,落了一层灰。他经常一个人坐着,盯着她用过的纺车发呆。宫里虽然还有不少妃子,可他再没立过皇后。那些妃子也代替不了马皇后,没人敢像她那样劝他。 没了马皇后,朱元璋的脾气更坏了。朝里的大臣动不动就被他骂,有时候还直接砍了脑袋。1385年,他查户部账本,揪出几十个官儿杀了,满朝上下吓得大气不敢出。到了晚年,他更疑心重,弄了个“胡蓝之狱”,杀了好几万人。大明的政局,也因为马皇后不在,乱了不少。1398年,朱元璋死了,临死前还让人把马皇后的东西放身边,可见他多想她。
雍正元年九月,为了方便在太庙祭祀康熙,雍正命工部在端门前盖一间更衣室。更衣室盖好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