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陕西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国家得20元,44年后博物馆找上门:你捐的是国

沐语纪史录 2025-07-01 16:19:35

1968年,陕西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国家得20元,44年后博物馆找上门:你捐的是国宝,价值不可估量!特意邀请您来领奖!   “这块石头长得好奇怪,竟然还能透光!”秋风掠过溪水,一枚闪着光的石头吸引了孔忠良的眼睛。他蹲下身,手指抠进泥土,三两下便扒拉出了一块方方正正的“白石头”。   他将这块“白石头”拿起放在眼前,使其透过阳光,一道白色的光就从里面透了过来。这个男孩当时或许并未意识到,这枚“白石头”的身后,站着的是历史长河中无数达官显贵的影子。   很久很久以前,它属于一位站在权利巅峰的女人——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起初,它或许只是一块上好的和田羊脂白玉,但被能工巧匠雕琢成了方印,就此产生了非凡的意义。   它顶上有螭虎盘踞,威仪尽显,底部则刻着象征无上权力的四个篆字:“皇后之玺”。它曾是号令天下的凭证,但吕后逝去,它也随葬了长陵,伴随着那个女人一块沉睡于厚土之下。   然而,历史的长河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西汉末年,烽火连天,赤眉军攻入长安,长陵也遭了劫难。在混乱的劫掠中,这枚玉玺悄然遗失,从此不知所踪。   两千年风雨过去,陕西渭河不断改道,它也被冲刷掩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便躺在了韩家湾的水渠边。   直到1968年的那个傍晚,一个农家少年孔忠良的好奇心,才让它重新见到了太阳。孔忠良觉得这块石头好看,便把它带回家交给了父亲孔祥发。   父亲虽然不认识字,但却认出了这是枚印玺,当时便觉得这东西大有来头,不能私藏。于是第二天,父子俩便走了许久的路,把这枚印玺送到了西安的陕西省博物馆。   馆里的专家们凑近一看,灯光下羊脂玉还泛着温润的光,“皇后之玺”四个字仍旧清晰可见,顿时专家们就激动起来了:这是国宝!是汉朝吕后的玉玺,价值无法估量!   孔家父子听了,二话不说,便要将它交给国家。而这件事也直接惊动了当时博物馆的领导,领导塞给他们了二十块钱,算是贴补父子俩来回的路费。   随后,孔家父子便将玉玺留了下来,自己则揣着钱回了家。他们的日子并未因为这件事而有什么大的变化,日子照旧,种地、吃饭,而那块石头的事,也渐渐被埋在了记忆深处。   一晃,四十四年过去。当年的少年孔忠良已经成了头发花白的老农,仍旧在韩家湾务农。2012年的一天,村支书忽然带着几位陌生人进了他家门。   他们自我介绍说是陕西省神州汉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和博物馆的,对孔忠良郑重地拿出了一本红色封皮的证书,递到了他手上,上面的内容大意就是表彰他1968年向国家无偿捐献珍贵文物“皇后之玺”的行为。   “哦……哦,是那个石头的事啊……还有证哩……”见到这一幕,孔忠良显然还没反应过来,想了许久才想起自己年少时捡到的那枚石头。   不久之后,基金会还召开了表彰大会,特意邀请孔忠良过去。在会上,他被评为了“保护大遗址先进个人”。在发表感言上,孔忠良显得有些局促,但他说:“没想到,今天还有人想到我。俺现在日子不算好,但捐了那东西,不后悔。”

信源: 腾讯新闻|13岁男孩捡到国宝皇后之玺上交 45年后受表彰 中国妇女报|一方“皇后之玺”里的历史传奇

0 阅读:50
沐语纪史录

沐语纪史录

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历史事件